大貨車視線死角多,肇事頻傳,造成用路人安全疑慮,桃園市除了規定多條道路禁行大貨車,也在14處搭配科技執法取締違規,但只能抓到設籍桃竹苗的大貨車,遭外界質疑執法有漏洞。
大大告示牌上明明寫著前方科技執法、取締違規貨車,還是有不少大貨車通行,被議員發現執法系統有漏洞,只能抓到設籍桃竹苗的大貨車,無法揪出其他縣市車違規輛。
民眾認為,「我們罰自己縣的不理想,因為別縣的人家會調別縣的車來支援,要罰就全罰,不要說只罰自己縣的。」、「要就是要一律都一樣,怎麼外縣市就沒有,這不公平啦。講比較實在的,就是不公平。」
各地往返桃園的車輛多,近來光是取締設籍桃竹苗違規大貨車的件數,每個月平均有560件。
有鑑於大貨車視線死角多,肇事頻傳,造成用路人安全疑慮,桃園選在狹小路段進行大貨車管制。
根據交通局統計,科技執法上線後,各行政區違規件數都明顯下降,前3名為龍潭區78.5%,蘆竹區65%、大溪區59%。
桃園市交通局交通安全資訊科股長陳思緯指出,「以往是採用警方現場取締,現在則是採用科技執法的方式,平均目前桃園市的大貨車禁行科技執法,成效約下降57% ,以龍潭地區的成效最佳,大約下降78.5%。」
針對科技執法漏洞,交通局已爭取執法系統介接公路局全國車籍,因考量個資和資安問題,目前已進行相關管理要點制定,也發文交通部等待審核同意,預計3月底前可完成介接,彌補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