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624年荷蘭人從台南登陸,在安平建立熱蘭遮城,距今正好400週年。台灣歷史博物館特別推出《跨‧1624:世界島台灣》特展,不僅要呈現台灣與世界連結的起始點,也向日本、荷蘭等多所國內外代表性博物館,借來超過百件文物,重現400年來東亞貿易的盛況。
油畫上,荷蘭牧師正在為原住民施洗,這幅在荷蘭由私人收藏的巨幅油畫,描繪尤紐士牧師17世紀在台傳教期間,為蕭壠社人施洗情景。少見的荷蘭殖民時期與原住民交流紀錄,首度在台灣公開展出。
《跨‧1624:世界島台灣》策展人石文誠表示,「1624是一個台灣加入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的節點,但是我們希望說,去把1624做為一個引子。」
文化部長史哲說:「(1624年)這樣的起點,其實它也都融入在我們的血液跟生活當中。」
從1624年台灣進入國際視野起點的年分出發,台灣歷史博物館推出《跨‧1624:世界島台灣》特展,不只台灣史,還要看到大航海時代的歷史跟思潮。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隆志表示,「我們也引介了日本的海洋史、荷蘭的後殖民史,以及全球史跟環境史的這些新的思潮。」
長度超過640公分的南蠻人來朝圖屏風,紀錄17世紀葡萄牙人到日本九州長崎貿易的情形,百餘件來自荷蘭、日本的文物,重現400年來東亞貿易盛況。
台南市長黃偉哲提到,「台南500年的時候,我們都不在了,能夠把握這個歷史的里程碑,告訴我們,也告訴我們下一代,我們這個歷史長河中流過了哪些東西。」
跨1624不只是跨年代,也是跨文化及跨史觀,史哲表示,眾多來自日荷的文物,將改變民眾過去以單一角度去看台灣發展的觀點,體悟到台灣不僅現在是世界的一員,而是早在400年前就與世界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