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富裕國家台灣第14名 學者:因物價相對較低

美國全球金融雜誌日前公布今(2023)年世界最富裕國家排名,前3名分別是愛爾蘭、盧森堡和新加坡,台灣則排名第14名,超越中日韓。但專家指出這項評比是以實質購買力來看,台灣物價水準較低、相對購買力較強。

2023年進入尾聲,日前全球金融雜誌公布今年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排名,第1名是愛爾蘭、其次是盧森堡和新加坡,台灣也榜上有名,排名第14名。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說明,「可以很容易理解原因,就是因為台灣物價相對比較低。如果按照購買平價來算出來的這個排名,我想台灣排在全世界第14名,其實算是一個合理的位置,其實不會太讓人驚訝。」

專家指出這項評比,主要是比較各地不同的實質購買力,台灣因為物價水準低,造就實質購買力表現亮眼。

實際上街訪問台灣和外國旅客,大多有感台灣物價低廉,以同樣10塊美金來算,在台灣能買到比較多東西。

西雅圖旅客說:「台灣的東西大部分比較便宜。」

紐西蘭旅客也表示,「(台灣物價便宜?)當然,我們都來自紐西蘭,那裡的價格要高得多,所以我們在這裡購買衣服和食物要容易得多。」

南韓旅客說道,「台灣比起韓國物價比較便宜。」

台灣民眾也認為,「日本跟台灣也許真的,嚴格算起來是價格沒有差很多,可是他們的實質薪資是比我們高的。」

以今年7月公布的全球大麥克指數來看,在瑞士想買一個大麥克漢堡,換算成美元大約是7.73美元,全球最貴;美國則要5.58美元,中國是3.50美元,而台灣卻只要2.39美元。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如果不看購買力平價,改看名目GDP,台灣則落後日韓。

台經院國際處暨景氣預測中心研究員邱達生指出,「不要忘了,日韓物價比我們高很多,所以說當然是用名目值的話,會有這樣的一個現象,這個講我們台灣低薪就是用名目值來看。」

專家指出,台灣物價之所以相較歐美國家便宜,是因為有政府的水電補貼措施,加上稅率也課得不重,但在GDP部分仍有進步空間,得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