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臉書母公司Meta最近發布的資訊透明度報告中表示,光2023年上半年,就限制了馬來西亞用戶大約3100個貼文與頁面。這數字比起前半年,高出了6倍,也是自2017年統計以來最高的數字。
另外,TikTok發佈的類似報告中,也有一樣趨勢。今年上半年,共收到340項來自馬來西亞政府要移除或限制內容的請求,並且移除或限制了815個貼文與帳號。
公視國際記者劉苑杉報導,「針對社群媒體內容,馬來西亞政府提高了審查力度,許多人都好奇,為什麼會在號稱改革派政府底下發生這種事情。」
新紀元大學學院媒體研究系講師周兆鴻表示,「6倍的這個數據,有可能是來自於這2年馬來西亞的選舉的效應,其實我不認為,現在的政府是叫做改革派,因為它目前的狀態,其實還是屬於聯合政府,他們也要穩固他們的政權,所以對抗所謂的政治言論,其實我認為是更不手軟的。」
馬來西亞通訊與多媒體委員會(MCMC)發出通告澄清,審查這些內容,是為了保護用戶免受傷害,而不是扼殺所有觀點。
新紀元大學學院媒體研究系講師周兆鴻指出,「維護國家安全的方式其實有很多,像是媒體或自媒體公司,其實他們內部本身就已經有一個所謂的審查機制,其實大可以不用再透過國家層級的一些方式,去加以干預。」
政府的文告也提出數據說明,社群媒體上的有害內容增加了24倍,其中包含詐騙、賭博、以及仇恨言論等。
新紀元大學學院媒體研究系學生徐永恩表示,「我本身自己的追蹤者,幫公司宣傳這裡是什麼合法投注站,就會邀請大家一起加入,然後在這裡投注這樣子 ,我有試過舉報2個。」
學者認為,若涉及賭博或詐騙等非法行為,在充分證據下,政府可以要求平台刪除內容,但學者也提出了擔憂。
新紀元大學學院媒體研究系講師周兆鴻指出,「在馬來西亞的這一個環境裡面,更著重或者擔憂的其實是像種族、宗教或者皇室的課題,就是很多時候我們會把這個課題納入為,可能是仇恨言論或者是影響國家安全秩序等等,可是重點是在誰去審核,並且有權利把它拿下,這一直都是沒有辦法拿捏好的尺度。」
要如何杜絕網路上的仇恨言論,同時確保言論自由?學者認為,社群平台上的審查準則,在各國都必須一致,政府也可以設立第三方的媒體審查委員會,有效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