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磚一瓦親自修繕,老房子裡裡外外都在施工,在法國下萊茵地區的昂格維萊小鎮,卡羅和吉勒斯夫婦,3年前買下了這座18世紀建成的農舍,要改裝成自宅使用。
儘管整修過程不簡單,兩人對房子充滿許多期許,也採取傳統工法,用混和石灰和紅土補強,以延長建築物的壽命。
老屋屋主吉勒斯表示,「這座房子已經300歲了,能夠維持這麼久,就是因為它是由以前的材料蓋成,我並不認為現代水泥房舍能夠撐300年這麼久。」
這種被稱作「亞爾薩斯式」房屋的半磚木結構建築,是當地常見的老房樣式,幾個世紀以來都佇立在村落之中,不僅頑強抵住當地嚴峻的氣候和災害,還經歷了列強爭奪的戰爭時代。而建造這些房子的人,他們的名字仍可以在木製梁柱邊緣上發現。
紀錄片旁白講述:「舒勒斯、容茲、艾爾班斯和巴斯蒂安,你們都很幸運,高祖父的房子會由他的曾孫繼續住下去,因此好幾世紀都會有人住。」
不過,當初興建的人並沒有料到都市化的來臨,如今每年幾乎都有400幢亞爾薩斯式房舍遭拆除,像這間有4個世紀歷史的老房子,就在2020年被拆除,永遠消失在世界上,其他類似的半磚木結構建築,拆除後的斷垣殘壁都被送到村子1處集中處理。
木工傑瑞米說:「這裡有整間房子,你只需要重新組裝,把鑲板放上去,補足半木材結構,你就獲得了一棟房子。」
許多人試圖將這些歷史遺產保留下來,傑瑞米就是其中之一,他藉由古時候木匠留下的記號來辨認木材,要把它們一個一個撿回去賦予新生命。
木工傑瑞米表示,「這裡有記號非常不清楚,因為時間久遠幾乎被抹去,但從這裡你可以發現10、11、12、13、14,這3條線告訴我們這裡是木材背面。」
比起當廢棄物丟棄,這些百歲老木材經由整理並重新裁製,就能夠成為其他建築物的骨架,正如這根19世紀左右的木頭。
木工傑瑞米認為,「這是令人驕傲的事,因為我們正在延續前人的作品,保護我們的歷史遺產,這讓我們感到自豪。」
事實上,傳統建築最近很受買家歡迎,如這棟房子的屋主,就把祖母傳下來的老屋改造成新舊交融的樣貌,也打破偏見,完全沒有使用新砍伐的木材。
老屋屋主耶夫斯說:「我們一開始不確定,是否要改裝亞爾薩斯式老房,但我們隨後明白,它完全符合我們所追求的環保條件,建材很容易安裝,假如你自己整修,也可以省很多錢。」
儘管維護或改造老房確實很耗工,不少老房捍衛者依舊盡力保存亞爾薩斯式建築,同時也留下了時代的靈魂,這些特色每年能為小鎮吸引超過2千萬遊客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