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佮民眾黨總統大選的「藍白合」,原底拜六欲透過民調,決定總統副總統人選,不過雙方針對民調解讀,並無共識,民眾黨柯文哲表希望通繼續協商。學者分析,現此時已經毋但是民調統計問題,閣有牽涉雙方政治意識問題。(這則新聞標題、前言為臺語文。)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表示:「民眾黨的民調專家也承認,統計學上的統計誤差確實是正負3%;但是他們認為這跟柯主席長年要求的,讓3%或是3%是不一樣的。」
原定藍白合18號上午,將透過民調決定總統大選組合,不過卻傳出民調解讀爭議,9份民調有3份暫時擱置,3位專家檢視另外6份,若依統計誤差計算,"侯柯配"對"柯侯配"為5比1。但民眾黨代表認為,應以柯文哲主張的3%誤差範圍(正負1.5%),"侯柯配"對"柯侯配"為3比3,拒絕在有歧異的共同聲明上簽字。
民眾黨推派專家、也是求真民調公司總經理關智宇表示:「當你有不同的標準來去做設定的時候,他的這個點數計算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民眾黨主席/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說:「讓6%這哪有辦法,這個連我、我覺得這個太強人所難,不過我還是期望在野可以整合。」
柯文哲仍喊話要繼續協商。學者王業立分析,當初雙方協議有模糊空間,現在已非統計誤差範圍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不過藍白合喊出聯合內閣概念,民眾黨還強調要主責監督制衡,到底該怎麼做?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沈有忠分析:「因為聯合內閣,就是兩隻手一起來做,就是兩個政黨一起來做事的話,你如果要左手來去制衡右手的話,就很奇怪;在其他國家也沒有看到這樣的經驗,就是說我由法務部來去監督經濟部。」
台大政治學系教授王業立則說:「重要就是說他們(歐洲國家的聯合政府),都是有白紙黑字的協議,除了在內閣人事的分配外。還包含最重要的就是,各種重大政策的一些聯合聲明。」
學者強調聯合政府,首重在於要先解決政黨之間在重要政策的歧異。藍白目前因為民調解讀差異,也為到底該怎麼合、投下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