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彰化有一間合法生產再製塑膠和處理廢棄物的公司,涉嫌和不法的下游廠商合作,把收來的廢棄物以假承租、真棄置方式,載到嘉義掩埋,初估不法利得超過1.2億元。環境部提醒,工廠倉庫的地主或房東,如果有人長期承租,而且一次性給付租金,就要小心是否成為棄置點。
偌大的廠房內滿滿的都是廢棄物,彰化這間生產再製塑膠與處理廢棄物的公司,領有合法再利用許可,卻涉嫌與黃姓不法業者合作,以假承租、真棄置方式,將未經處理廢棄物載到嘉義鹿草鄉一帶丟棄掩埋。
保七總隊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蒐證,發現他們棄置1萬2千噸廢棄物,不法利得高達1億2千萬多元。
保七總隊三大隊警務員鄭志豪表示,「破獲彰化縣某公司以再利用許可身分收受廢棄物,由黃姓土尾以假承租真棄置方式,將未經處理的廢棄物載運至嘉義縣鹿草鄉一帶棄置掩埋,估計不法利得約新台幣1億2千萬元。」
整起事件會引起警方注意,起因是去(2022)年6月9日,國道三號北上226.8公里的一場車禍,有2台曳引車翻覆,導致大量廢棄物散落出來,警方報請彰化地檢署指揮偵辦,才揪出環保犯罪集團的全貌。
環境部表示,廢棄工廠與倉庫的地主或房東,若遇到長期承租者並一次給付大筆租金,就要提高警覺。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主秘施勝鈞指出,「所有的地主或者是房東要特別的小心,因為他之所以一次很慷慨的付給你這麼多租金,其實他就希望你不要來看他到底在做什麼,利用你的倉庫或者廢棄的工廠,來做這些棄置廢棄物的情形。」
環境管理署強調,中央與地方政府已組成區域聯防,透過大數據與監測,防範類似事件再發生。而有黑道背景的黃姓不法業者,還涉嫌聚眾搗毀他人車輛,警方以涉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毀損、傷害、妨害自由及廢棄物清理法等罪嫌,將黃嫌等33人,移送彰化地檢署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