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象徵之一,疫後第一個登山季吸引了大批遊客上山。單是今年7月的登山季就有6萬5000人登頂,相較於疫情前增加了17%。爆量的旅客不只給山區帶來交通與環境的問題,也提高了山區事故發生的風險。
富士山位於日本,是日本第一高峰,形成於十萬年前的火山噴發。2013年,富士山被登錄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單中。今年7月,這各疫後的第一個登山季,有6萬5000人登頂,相較於疫情前增加了17%。
五合目休息站位於富士山半山腰,規模最大。即使在陰雨綿綿的惡劣天候下,遊客仍然絡繹不絕地前往這裡遊覽。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通往海拔3,776公尺高山頂的登山步道,都充滿了人潮。
登山客桐谷古木說,「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裡,所以我不清楚平時是甚麼情況,但從早到晚所有人都想要登頂,群眾相當瘋狂,那裏人多到讓你根本無法前進。」
休息站的洗手間堆滿了遊客遺留的食物垃圾和空飲料瓶,小便斗也因過度使用而故障,經常貼上待修、禁止使用的標示。
為了確保登山者的安全,富士山管理局對最熱門的吉田路線設定了每天4000人的限制,但實際上今年7月已經有3次超量的情況。
山頂擁堵使得登山變得困難,假使有人摔跤的話,很可能會發生集體雪崩式跌倒,對登山者的安危構成極大威脅。
山梨縣政府官員和泉正剛表示,「富士山過度旅遊最大的原因是五合目休息站輕鬆的可開車抵達。那表示我們需要控制通道,然而因為富士斯巴魯線也是山梨的一條縣路,要規劃會有困難。所以我們想做重大的改變,以山區鐵路取代公路。」
爆量的旅客不只給山區帶來交通與環境的問題,還有人無視山區氣候劇烈的變化,穿著輕便的衣服、涼鞋就上山,訂不到住宿的房間的遊客,窩在山屋門廊過夜,或是在公廁避寒等亂象叢生。
來自馬來西亞登山客哈娜說,「我有合適的裝備,至少我的服裝都是冬天的,因為上面那裡幾乎就是寒冬,真的冷,差不多攝氏五度,風非常強。」
今年光是靜岡縣接獲的請求救援就有61起,與去年相比增加了50%。外國遊客佔了四分之一,多數出現體溫過低,或是高山症等毛病,甚至還有一人不幸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