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宣判首例 季婦殺夫案判處7年2個月

新北一起家暴殺夫案,成為全台首起國民法官參審的案件,新北地方法院經過一連3天密集審理後,今(21)日一審宣判,合議庭認定,季姓婦人符合自首要件,可以獲得減刑,但事發當下,她沒有立即危險,並非處在孤立無援等理由,無法適用《刑法》59條「犯罪情狀顯可憫恕」的規定,再次酌量減刑,判處季姓婦人7年2個月,全案仍可上訴。

不堪長期被家暴,季姓婦人去(2022)年11月,趁丈夫熟睡把人殺害,這起殺人案,新北地院加入國民法官開庭審理,21日判決季姓婦人,有期徒刑7年2月。

季姓被告家屬表示,「站在同理心給了我們這個判決,我想這是她真的需要接受到的正義判決,但是因為我們年紀都很大了,這麼長時間的服刑下,除了身心煎熬,身體也不知道會不會照顧得很好,我們都很擔心,不知道將來還有沒有見面的機會。」

犯下殺人重罪,最關鍵的量刑問題,能不能減刑?檢辯多次攻防,最後合議庭認定,季姓婦人只符合自首要件減刑,但畢竟整起案件是全台第一起國民法官參審,對審檢辯及國民法官都是新挑戰,從審理到宣判格外引發關注。

新北地院審判長黃湘瑩指出,「他們有時候在用字遣詞不會這麼的精準,但實際上他們要掌握、問的內容跟方向都很貼切,有些可能就是他們的想法角度跟我們都不一樣,所以他們思考的點,有些是我們連想都沒有想到。」

國民法官表示,「問問題的時候,你會準備好要問什麼問題,只是他回答後,你準備好下個問題的時候,心裡會空白,突然不知道要問什麼,就可能就比較問得莫名其妙一點。」

有國民法官說,開庭審理時多少會惶恐,就怕法學知識不足。也有人提及,庭上充斥大量資訊,光理解就耗費精氣神。

現在新制上路,各地方法院累積超過40件,涉及殺人和酒駕致死等案件,將由國民法官跟職業法官一起合審合判,由於採密集審理,力拼短時間宣判,也考驗審檢辯及國民法官的耐力與耐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