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例本土霍亂 20多歲男曾吃生魚片及生蠔

國內出現今(2023)年首例本土霍亂確定病例,為20多歲本國籍男性,確診前曾經吃過生魚片和生蠔。不過共食者1人及同住者3人皆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經啟動疫情防治調查,釐清可能感染源,也提醒民眾應避免食用生魚片、生蠔或未熟貝類等,以降低感染風險。

今年首例本土霍亂現蹤。衛福部疾管署表示,該名本土霍亂病例為20多歲本國籍男性,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三餐多為外食便當,發病前一天曾食用生魚片及生蠔。

該名男性6月28日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隔日因持續多次水漾腹瀉及上腹絞痛就醫,並於7月5日檢驗確認感染產毒性霍亂弧菌,不過共食者1人及同住者3人皆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是一個北部的個案,他腹瀉次數大概是一天會超過15次,所以他就去就醫。我們在昨天的時候檢驗確認是一個霍亂弧菌,他的密切接觸者目前都沒有症狀。」

疾管署表示,衛生單位已啟動各項疫情防治調查,目前還在釐清可能的感染源。

近期國際霍亂疫情嚴峻,今年迄今累計24國報告霍亂病例,其中非洲東部及南部爆發近年來最大疫情;此外東南亞菲律賓也報告超過千例病例。因為醫療資源及口服疫苗短缺,WHO表示全球霍亂傳播風險非常高。

臺安醫院內科部主任蘇志盛提醒,「一旦開始出現症狀,會包括像噁心、嘔吐、發燒,霍亂所引起的水瀉通常是非常大量的,所以嚴重的話有可能就會出現像是脫水、休克、急性腎衰竭,或者電解質不平衡等的嚴重併發症。」

醫師也提醒,霍亂弧菌可以在水中存活相當長的時間,如果不小心吃到汙染海鮮就有可能受到感染,潛伏期通常為2到3天,防治方法除了多洗手之外,盡量食用熟食、避免生食,才能降低感染風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