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革龜擱淺屏東萬里桐海域 搶救不治將解剖探死因

屏東萬里桐海域,昨(4)日下午有民眾發現罕見的革龜擱淺,身上多處有傷,趕緊通報海生館前往救援。革龜在海龜中體型最大,在台灣受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被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生物,大多數時間都在海中、鮮少靠岸。遺憾的是,革龜送往海生館後救治後,傷重不治死亡,後續將解剖了解死因。

一隻海龜4日下午擱淺在屏東萬里桐,民眾認出是稀有的保育類生物革龜,趕忙通報墾管處。

革龜發現者洪先生表示,「受傷的部分,就牠的殼吧,身上,對,可是牠好像又沒有什麼殼,都有看到流血。」

革龜在台灣附近海域很罕見,又稱為皮革海龜、楊桃海龜,在海龜中體型最大,特色是背上沒有硬殼背甲、全身都被皮革狀的皮膚包覆,也是潛水能力最強的海龜,很少靠近沿岸。

但牠也是分布最廣的海龜,分成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這三種族群,以太平洋數量最少,也受台灣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被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生物。

墾管處、海生館等救援團隊當日抵達後,趕忙將革龜送往海生館救治,卻還是無力回天,革龜在5日凌晨6時許死亡。

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吳龍靜說明,「抵達海生館時有一些擦傷的現象,然後身體是很虛弱,但是沒有辦法由外觀判斷,牠擱淺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為了判斷牠的死因,就安排了解剖的工作。」

死亡的革龜,身長約120公分、135公斤重,海生館2位獸醫檢視,背甲甲殼、右側邊緣都有擦傷,左肢也有傷口,全力搶救還是傷重不治,將由專家解剖了解死因。

海生館也表示,因革龜具有遠洋生活、體型龐大等特性,若是救傷成功會進行野放。全台至今共6筆死亡擱淺紀錄,活體擱淺包含此次共2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