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縣府蓋「洗碗工廠」1碗報價35元惹議 環保局承認計算錯誤

花蓮縣府要蓋一間洗碗工廠,專門洗滌營業場所的餐具,但洗一個碗報價35元引起爭議,大部分攤商都無法接受,環保局召開說明,承認計算錯誤,洗一個碗最高2.2元。

為了降低垃圾總量,花蓮縣府編列9000多萬預算,要蓋全台第1個由縣府營運的洗碗工廠,但一開始的報價,洗一個碗要35元,引起風波,環保局雖事後更正是包月6000元,但業者還是無法接受。

東大門外省一條街夜市主委沈英基認為,「有的攤商生意比較沒有那麼好的話,包月可能有失公允。」東大門福町夜市主委黃家明則說:「他搞不好6000塊,再去買盤子,就不用再透過清洗中心。」

環保局委託的業者澄清,洗一個碗35元,是以2020年調查夜市願意配合的攤販餐具數量,除以洗碗工廠建設成本的結果,但這樣的算法,連縣府秘書長都認為有誤,並請環保局重新公布計算方式。

花蓮縣環保局廢棄物科長張華砡說明,「我們的調查結果,雖然他估算的金額是不對,這部分當下我們其實提供給議會,那時候是4月的資料,也沒更新。那時候我們也知道這個太離譜,所以要求委外廠商重新調查。」

由於環保局委託的業者,在與攤販閒聊時表示,此案為天大的誤會,是假新聞,引發監督的議員不滿,質疑當時會勘時廠商為何不給正確資料。

花蓮縣議員楊華美表示,「做錯事我們改就好,如果不是議員一直追,這個35元到底怎麼改成,現在大家來研商會。」

花蓮環保局委外廠商則回應,「我的意思不是說35元是一個假新聞,我只是說,我們算到35元之後,發現這個算法,算出來金額有點離譜,所以我們一直在努力修正。」

環保局強調,未來洗碗工廠採以量計價或包月制,平均洗一個碗最高不會超過2.2元,清洗中心每日會有2台車前往夜市載運餐具,不收運費,餐具以PP耐熱材質為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