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種的八哥嚴重壓縮本土種的八哥,本土的可能剩不到1000隻。不過最近在池上有鳥友看到八哥幼鳥,讓生態保育工作者很興奮,呼籲相關單位需要更積極的保育作為。
東部一期稻作陸續收割,割稻機後方尾隨著一群黑色的鳥,隨著割稻機前進,數量非常多,也不怕割稻機發出的聲響,農民說,這種情形已經很常見也習慣了。
農民劉先生說:「割完的時候旁邊都有小小的蟲會跑出來,牠們都在吃蟲。」
這種披著黑色羽毛的鳥,是外來種的八哥,在全台的鄉村地區,到處都可以看到牠們,牠們最喜歡在邊坡有排水孔的地方繁殖,幾乎有孔洞的邊坡棲地都被牠們佔據,也因此嚴重壓縮了本土種八哥生存和覓食空間,本土種八哥數量愈來愈少,全台估計剩不到1000隻。
不過最近有鳥友在池上,紀錄到一對本土種八哥,嘴裡叼著小蟲,飛進一處邊坡孔洞裡育雛。這樣的發現讓生態工作者很興奮,但也擔心牠們會被外來種的八哥驅趕,生存很不容易。
生態工作者林耿弘表示,「外來種八哥相對的比較佔據優勢是,牠會利用人類的一些孔洞,或都是建築物來做築巢,而且牠會跟原生種的鳥類八哥、麻雀等等原生種的鳥類,產生棲位上的競爭。」
本土種八哥已經被農委會列為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鳥類,鳥友說,本土種八哥的嘴巴是白色的,和外來種八哥的嘴巴是黃色的不一樣,很容易辨識。
現在在野外,外來種八哥都是成群活動,本土種八哥數量稀少只能夾縫中求生存,生態工作者呼籲相關單位需要更積極的保育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