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7日降雨雖然沒有出現淹水情況,但位在雲林沿海的台西養殖區,有魚塭堤防因雨水造成土堤鬆軟造成潰堤。養殖戶表示,虱目魚、蝦子、文蛤等養殖水產流出,損失約200萬元。雲縣府水利處接到通報後,目前先派員搶修,預計8日能在潰堤處完成太空包堆疊,日後再設法爭取經費整修土堤。
挖土機來回堆土,將進行太空包堆疊前置作業,雖然7日降雨沒造成淹水,但因為排水流入台西養殖區魚塭,造成土堤鬆軟而潰堤10公尺,養殖戶所放養虱目魚、蝦子、文蛤等水產都流走,損失約200萬元。
台西養殖漁民指出,「魚跟蝦都隨著水出去,都沒有、流掉了。魚有的沒跑的也都死亡,水流進來,我這裡潰堤,後續的影響會有8公頃魚塭。」
台西鄉長表示,台西鄉海埔新生地有上千公頃魚塭,早期都以石子、泥土興建土堤,但經過20多年都沒整修,只要一下大雨就可能潰堤。而目前土堤所屬單位也不夠明確,讓養殖戶不知該向何單位反映?
台西鄉鄉長李文來提及,「每遇下雨或是天然極端氣候,就一些土堤都會崩壞,希望有關單位給予我們重視。」
雲林縣縣長張麗善表示,「它本身編定就是工業用地,所以從原來之使用的這漁民,我們所有養殖漁業區沒有辦法接受中央補助,希望中央部會能介入來讓它的妾身能夠更加分明。」
雲縣府表示,現在先由水利處先派員搶修,預計8日能先在潰堤處完成太空包堆疊,而過去只要台西養殖區發生潰堤,都是由地方支出經費一段一段填補,希望中央能補助經費,做完整性整修土堤計畫,避免類似崩堤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