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介籲推完整晶片法案 協助本土IC設計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昨(28)日示警,美國箝制中國發展半導體高階製程技術,反而讓中國資金流向沒受到禁令影響的成熟製程IC。台灣中小型IC設計業者首當其衝,呼籲政府應該推出完整的台灣晶片法案,同時挹注資金協助本土IC設計業者。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受訪表示,將再邀請業界進行跨部會討論,創造台灣更好的半導體生態系。

美國持續箝制中國發展半導體。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28日出席活動表示,未來中國資金將流向成熟製程IC,衝擊台灣中小型IC設計業,未來台灣的IC市占率恐怕被中國超越。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說:「面對未來的競爭,跟未來技術發展的趨勢,我想當下正是政府因時因事制宜,依不同的產業特質,來合理調整國家產業的政策。」

鈺創科技創辦人盧超群認為,「第一個就是現有人的生產率的增加,造成他的價值增高。那公司跟政府要灌資源給他嘛,他就不走嘛。」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週二發布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共有六大建言,包含推動國家層級的半導體戰略、採積極性的預算編列強化推動力道、從海外找人才,最後則是檢視外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政策,促進產業升級。

蔡明介表示,中國IC設計產值將在2026年超越台灣,全球市占躍居第二,呼籲政府儘早佈局,推百億規模的台灣晶片法案因應。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認為,「晶片法案未來其實可以更為擴大,甚至讓整體半導體的上中下游生態系,都能夠相對地受惠,屆時才能夠鞏固台灣在全球第2大半導體供應國的地位。」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我們也跨部會在思考,那至於提到特別IC設計這個領域,我也最近在思考這個部分,怎麼樣來因應半導體現在比較有競爭的態樣。」

專家認為,由於各國都在發展半導體自主供應鏈,現階段的台廠除了面臨人才挖角,也得提升晶片附加價值,創造產品多元化,不和中國打晶片殺價戰,避免影響營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