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研發的騰雲二型無人機,26日清晨完成超過10小時的繞島測試,成功驗證夜航以及長程飛行能力,是無人機的新里程碑。另外為了強化台海及首都空防,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將進駐大台北周邊。
中科院積極研發無人機,現在大型無人機再破紀錄,一架編號1812的騰雲二型無人機,25日晚間從空軍佳山基地起飛,沿著東海岸空域一路北上,26日凌晨完成將近10個半小時的繞島測試,這是騰雲無人機繼3月完成24小時耐航飛行,成功驗證夜航以及長程飛行能力。
國防院戰略所所長蘇紫雲指出,「至少可以達到4500公里左右的距離,所以這象徵著這次無人機它的航程,可以涵蓋到中部戰區的重要軍事目標,可以給台灣更多的縱深反制能力。」
蘇紫雲表示中科院研發的騰雲二型外觀尺寸、動力系統類似美製 MQ-9死神無人機,未來具有更大的擴充能量搭載新式武器,必要還可提供反擊火力,為台灣增加不對稱作戰能力。
另外也被視為不對稱戰力重要項目的刺針飛彈,國軍特地公布上週神弓操演中命中靶機畫面,展現精打擊火力,另外為了強化台海及首都空防,空軍公布將啟用包括桃園龜山等6處美軍過去曾使用的防空飛彈陣地,將部署天弓三型防空飛彈。
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分析,「它可以機動出去到新的預備陣地做發射的部署,這樣子對台灣的空防來看,也能夠在戰力防護戰力保存之後,也能夠發揮到防空的戰力。」
學者分析台北首都防空目前維持由愛國者二、三飛彈作為防空主力,天弓三可以強化西部對台灣海峽上空防空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