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布2共艦昨穿宜蘭外海 專家:日對中更加警惕

日本防衛省22日公布共艦動態,發現21日有2艘共艦從台灣東部與日本與那國島之間海域通過,甚至距離宜蘭蘇澳只有30到40海浬,打破共艦大多取道宮古海峽的慣例。國防部強調台海周遭情勢都有掌握,而日本防衛省公布範圍擴大,專家分析日本對中國越來越警惕。

中國軍事動作不斷,近期不止共機頻繁擾台,日本防衛省22日發布訊息,指出有2艘共艦21日從台灣東部與日本與那國島之間海域通過,甚至距離宜蘭蘇澳只有30到40海浬。根據日本資料顯示通過的是舷號153的西安艦,與孝感號護衛艦,這次行動也打破近年來共艦大多取道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的慣例。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說,「基本上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的手段,對於台海周邊共艦的動態,我們都能夠有效的掌握,而且派遣在航艦來做一個跟監去做應處。」

國軍表示對於周遭情勢都有掌握,而這次日本公布共艦動態,範圍也擴大到靠近台灣,更派出機艦進行情蒐與警監任務,引起關注。專家分析自從5月遼寧艦演訓後,日本對於中國機艦的注意度不斷提高。

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所所長蘇紫雲說,「遼寧艦北返它(防衛省)才沒有再公佈這些動態,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就是,日本把中共視為一個真實,而且越來越明確的威脅了。」

專家認為要注意未來中共海軍是否會常態性且持續性在日本宮古海峽,甚至是在台灣東部海域巡弋,也不排除中俄海軍會再度聯手,在太平洋進行相關活動,對此前美國國務院中國政策智囊余茂春認為應該成立印太版北約。

前美國國務院中國政策首席顧問余茂春說,「北約正在思考在亞洲地區遺漏的責任,現在中國政府對此非常緊張。」

余茂春在座談會上也談到台灣,認為俄烏戰爭改變了台灣人對盟友的整體想法,意識到國防要靠自己,前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則呼籲應重新檢視台海戰略模糊政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