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本土疫情趨緩,不過有醫師憂心,Omicron變異株BA.4、BA.5來勢洶洶,根據國外經驗,最快7天最慢1個月內全面入侵,呼籲政府應重視2度感染者通報,且須做全基因定序。此外國內首份確診者免疫反應研究也出爐,陽明交大追蹤260位確診者血清調查,發現染疫1年後僅剩3成確診者體內抗體有保護力,建議確診後仍要打疫苗,以提高抗體保護。
新冠本土疫情趨緩已連續3天、全台新增病例數降到5萬多,不過有醫師憂心,新冠確診者大多輕症化,大量黑數充斥,而且Omicron變異株BA.4、BA.5來勢洶洶。
中醫大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這個有涉及到用藥還有通報種種的問題,所以有一些細節還在最後的整理當中,還沒有把它做一個很明確的定義。」
此外,國內首份確診者免疫反應研究也出爐,衛福部疾管署委託陽明交大進行研究,追蹤2020年1月底到去年7月底,共260位確診者做血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康復者在染疫1年多後,僅剩3成確診者、體內抗體仍具保護力。
陽明交大醫學生技暨檢驗系主任吳俊忠表示,「第1個個案大概是在就是2020年,我記得就是在1月的時候,大概到我們在做這樣的研究結果出來以後,大概500多天,還有將近3成(確診者)的保護力啦。」
吳俊忠強調,研究雖然以早期病毒株為主,不同於今年流行的Omicron,但同樣是新冠病毒還是具交叉保護力,而且曾感染者與打疫苗者誘發抗體不同,仍具重要參考價值,不過當時疫苗開打不久,研究對象主要是打1劑疫苗,也沒有比較疫苗廠牌,此外研究也建議,確診後仍要打疫苗,抗體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