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布原住民地區和離島,即日起快篩陽性就是確診。台東縣全縣被列為原住民和離島地區適用,今天第一天施行,有15家基層診所、16個鄉鎮市衛生所,共31處可以協助民眾判定快篩陽性確診,並開立抗病毒藥物。不過仍有許多民眾不瞭解這項措施和方式,仍然到醫院外面排隊要做PCR。
台東縣23日起全縣被列為原住民和離島地區,只要快篩陽性即確診,不必再到醫院做PCR,但還是有許多民眾不瞭解,到部立台東醫院急診室排隊要做PCR。
民眾說:「確診以後到底是什麼症狀?要吃藥嗎?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了。」
不過也有知道這項資訊的陳小姐,他的家人有3位快篩陽性,特定請假從高雄回來,帶著家人的健保卡到診所找醫生,經過醫生用Line視訊,確認病患資料和判讀快篩結果,確定確診後就馬上開立抗病毒藥物,才讓陳小姐鬆了一口氣。不過這樣的視訊看診,在醫療資源缺乏的台東縣實施,有可能會佔用醫生門診比較多的時間。
民眾陳小姐認為,「我覺得這樣變得很方便,不用去大醫院然後在診所就可以就是拿到藥,我覺得真的很方便。」
台東縣醫師公會理事長何活發表示,「相對就是說會正常的門診稍微會耽擱啦,我們也希望說其他的病友能多多體諒,因為在這個非常時期。」
台東縣衛生局表示,目前能夠加入視訊判定確診的基層診所有15家,再加上16個鄉鎮市衛生所一共有31家,可能還是不夠,不過台東縣的7家大型醫院也可以協助遠距判讀。衛生局強調,視訊看診有多種管道,如果都不會使用,還是可以由家人或親友代為到診所或是醫院請醫師判讀。
台東縣衛生局長黃明恩解釋,「也可以請親友帶著你的快篩板還有健保卡,去診所或醫院請醫生給你判讀。」
不過快篩即確診實施後,台東縣的快篩劑需求大增,衛福部已同意增加數量給台東縣,衛生局規畫要在各鄉鎮市公所增加實名制快篩劑的供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