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使用超過十年的花蓮市垃圾掩埋場,因為地上、地下新舊垃圾超過百萬噸,導致土壤及地下水汙染嚴重,氨氮超標120倍,附近海洋生態也岌岌可危。
這裡是花蓮市垃圾掩埋場的監測水井取樣點,環保局從109年監測土壤以及地下水,發現監測標準必須在0.25以下的氨氮竟然高達6.52,指數超標120倍。
花蓮縣環保局廢棄物科長張華鈺表示,「我們有在懷疑因為是109年第三季才開始有這個飆高的情形,所以是不是說,可能是108年的0206的大地震,可能會造成不透水層可能有一些裂縫,因為地下水流速非常緩慢,所以它是一個慢慢滲透的情形。」
附近居民大多還不清楚地下水已經汙染,但早就不敢使用。
附近民眾鄭女士就說,「(地下水) 應該不能用吧,汙染,那(垃圾車)車子這樣過就味道很重。」
由於花蓮市垃圾掩埋場已經使用超過十年,地上、地下新舊垃圾超過百萬噸,不僅環境惡臭近年來靠近海堤的邊坡還逐漸崩落,垃圾嚴重汙染海洋,因此在今年開始挖出這些垃圾打包。
花蓮市清潔隊隊員邱盛隆認為,「垃圾場挖掉,重鋪不透水布,或者環保公園,垃圾也把它清空掉,釜底抽薪的方式只有這兩個,比較正途。」
不過要移除上百萬噸垃圾,預估要花12年、經費高達60億,這非市公所與花蓮縣政府能力所及,需要中央協助才能完成,目前只能將打包的垃圾暫置,待台泥和平水泥窯汽化爐完工後才能開始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