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童裝市場商機大 童模藏過勞、家暴風險

中國童裝市場,去年的市值比男女成衣都要還高,折合超過1.2兆新台幣。伴隨巨大的經濟利益,兒童模特兒參加一場走秀活動,就可能賺到大約4萬台幣的薪水。不過,孩子們在光鮮亮麗的伸展台下,卻有著過勞和家暴的風險。

童裝走秀現場,找來不少小小模特兒進行宣傳,業者不惜大手筆,就是想要發財。無論是賣萌或是結合社群行銷,中國童裝市場正在蓬勃發展,去年的市值比男女成衣都還高,超過405億美元,折合超過1.2兆台幣;也連帶拉抬兒童模特兒的市場需求。類似這樣一場活動,有業者透露,一個小孩可賺進1萬人民幣,大約新台幣4萬多。不過,背後可能要付出沉重代價。

兩個孩子站在鏡子前練習台步,小男生Yuki、小女孩Yumi,這對龍鳳雙胞胎年紀才四歲,卻是從兩歲就開始受訓,擺pose走台步都難不倒他們。在爸爸的接送下,征戰中國各地,好幾百場選秀比賽。

雙胞胎Yuki和Yumi的父親蕭先生表示:「(龍鳳胎)如果去配合一個品牌,或者去代言一個品牌,對於這個品牌有一個互相的作用,而且他們又喜歡這個(走秀),所以我希望他們如果能有機會的話,我希望他們能走這條路。一般(比賽) 一整天的時間,從早上六點到下午六點,十二個小時是很平常的。」

蕭爸爸舉例,早上六點開始化妝、中午前彩排,走秀完還要卸妝,表面上工時只有正式走秀,約下午兩點到四點左右,但前後的隱形工時其實很長。而且不只有過勞風險,甚至連體罰,也被當成家常便飯。
 

Le Show Stars模特兒學校業者李先生說:「從我們從業者的角度來講的話,我覺得很正常的一個狀態,就是說,作為家長,我覺得是這樣的,孩子嘛,小孩子都會有不聽話的時候,可能把他們說一下、打一下,我覺得很正常。」

今年四月,杭州一名女童因為不想拍攝,被母親當場體罰。因應影片在網路上瘋傳,當局立法制定工時上限10小時,並禁止未滿10歲兒童代言品牌。但蕭爸爸就認為,就算用法律硬性規定,工時還是有灰色地帶。再加上全國性的童工法太麻煩,有些家長為了避免申請又擔心觸法,寧可私下收錢就好。

伴隨童裝市場,「兒童時尚經濟」衝得很快,只是保障兒童權益的制度,似乎沒能跟上腳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