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山路就地取材 手作步道的溫柔革命

在台灣山區,志工使用簡單工具,就地取材來維修山路。希望能保護自然,而且保證安全。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以工作假期的方式,帶領志工在台灣山區進行了一百多條步道的修復,為了建立修路制度,協會在2013年創立步道學的課程來培訓步道師,並且在2018年底進行認證。

資深步道師李嘉智說:「這樣的東西,你包含對工法的純熟度其實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去累積,所以為什麼我們累積了將近十年,才會辦第一梯次的步道師認證。」

步道師必須具備對生態環境、法律與手作步道的認知,不但是領導者,也是照顧者。

資深步道師文耀興說:「這個地方大概已經有3100公尺左右的海拔高度,要注意一下志工他們的體能狀況,因為這邊空氣相對稀薄。」

每一段要修整的步道,都由步道師先行踏勘,他們了解石頭、土壤與水的關係,還知道如何運用這些天然材質來修步道。

步道師陳朝政解釋:「我們嘗試想要在這個已經變谷地的地方,做一些橫向的排水,讓水可以分段被排出去。」榮譽步道師伍玉龍說:「做了一個步道然後讓大家走,然後很安全,這個就是我們的成就感。」

專業的步道師,讓手作步道增添了理性的力量,確保修路品質,為台灣留下一段一段美麗而且安全的山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