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家全自動無人銀行正式在上海啟用,有民眾認為這很好,不過老人家不用智慧型手機,去到無人銀行等於無人幫忙。
中國建設銀行機器人:「我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的。」走進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擔任大廳迎賓的經理機器人立刻上前迎接,問你需要什麼樣服務,並給予指引;以往一整排櫃員坐著等客戶上前的熟悉的景象,全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智慧櫃員機,上頭有電腦螢幕跟選項,接著人臉識別、語音導航、訊息投影,智慧服務通通自己來。
銀行客戶李曉芹說,「尤其是那個機器人,它的那個語言儲備能力或者是它的知識儲備量特別大,比我想像的要大很多。」i-Yiou高科技智庫副總游天宇提及,「傳統銀行身分驗證是靠櫃員自助來驗證,櫃員需要通過自己的目光來核對人和證件的統一性,這個的識別率肯定還是會有風險的,人臉比對它的錯誤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專門負責銀行科技情蒐的李先生,則認為高科技固然好,卻少了真人互動,「像我之前就接觸了一個大約60歲左右的老年人,他的感覺是認為這些設備對他來講的話只是好看,很多是需要有人給他服務的,這些設備到底怎麼用、能做什麼事情,最終科技是為了人服務的,不能把我們的人甩在一邊。」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年,專門資助大型公共建設計畫,在資產方面是世界第二大銀行,不過在科技方面似乎不是最頂尖;分析師認為,中國建設銀行目前正面臨阿里巴巴、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的壓力,這些公司以應用程式,讓消費者用智慧型手機行動支付,改變他們的財務運用;此外,無人銀行中的許多服務如自動存提款機、網路銀行等早已自動化,這些小項目是否就能為無人銀行增添價值。在中國建設銀行之前,去年在美國就有三家無人銀行試營運,如今有14家;中國建設銀行的人臉辨識則是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