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1年半內遭3次恐攻 緊急狀態3度延長

從去年查理週刊血案,到這次國慶日恐怖攻擊,法國一年半內遭逢三次傷亡慘重的攻擊,緊急狀態三次延長,媒體分析未來短期內法國仍然難以擺脫恐攻疑慮,特別是防不勝防的孤狼行動,甚至汽車炸彈等手法。 2015年一月七號,法國巴黎的諷刺畫報查理週刊,遭武裝份子闖入掃射,造成12人死亡。一月八號,巴黎南郊發生殺警案,一月九號,巴黎東部一家猶太食品雜貨店發生人質挾持事件,三天三起血案揭開法國長達一年半,至今還在繼續的恐怖夢魘。 同年11月13號,巴黎的劇院,酒吧,餐廳,跟正在進行比賽的足球場,同步發生恐怖攻擊,至少造成130人罹難,伊斯蘭國宣稱犯案,總統歐蘭德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2016年七月,法國在高度維安戒備下,順利主辦了歐洲國家杯足球賽,全國鬆了一口氣,歐蘭德也不打算延長七月26號到期的緊急狀態,不料就在14號國慶日,恐怖攻擊再次血洗尼斯,緊急狀態不得不繼續下去。不到兩年內,三波重大攻擊突顯了法國是歐洲國家中,面臨恐怖威脅最嚴重的國家。許多法國年輕人在網路上或監獄裡被洗腦而激進化,有人前往敘利亞加入伊斯蘭國,還有從海外受恐攻訓練後歸國的危險人物,情報單位監控困難,都是潛在的不定時炸彈。 去年九月,法國空軍對敘利亞的伊斯蘭國展開空襲,被視為導致11月報復攻擊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上近年來法國對馬利,利比亞等非洲穆斯林國家的軍事行動,早已是極端組織的眼中釘。地緣上來說,法國跟週邊國家相連,申根協議開放邊境,也讓恐怖份子更容易滲透潛伏。 經濟學人分析,這次尼斯恐攻突顯了兩大危機,首先是單人發動的孤狼攻擊,可以造成大規模的死傷,而且情報單位很難事先掌握訊息,只能挨打。其次是就算沒有殺傷性的槍砲,用車子也可以大量殺人,費加洛報報導,今年三月間,國安單位就已經對恐攻型態的改變,特別是汽車炸彈攻擊提出警告。法國進入緊急狀態半年多,軍警加倍巡邏值勤,已經快要負荷不了,但未來幾年內恐怕這種新常態還會持續,成為政府的頭痛問題。 記者 施慧中 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