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學生無法上課的問題。日本是高齡社會,這次的災民當中,老年人就占了4成之多,讓負責看護照顧的工作人員,累到人仰馬翻,避難所的氣氛不好 行李車上堆滿箱子,直達半人高,機場報到民眾,帶著滿滿、超載的物資,準備送到熊本災區的親戚家。 ==搭機民眾== (帶去的)有不用沖水的洗髮精 還有濕紙巾 ==搭機民眾== 我把兩個行李箱跟背包 都塞滿了物資 熊本震災後,第一班由外地前往熊本的班機,從羽田機場起飛,不少民眾擔心災區親友,兩手提滿大小包物資上機。就連第一班恢復通車的JR鹿兒島線列車,乘客也從外地帶滿物資回來。 這次震災的主震發生後,因為死亡人數瞬間攀升,專家分析死亡因素,發現竟然有2成死因,是居民在首次震災避難後回家,卻遭到主震震毀房屋壓死。 ==罹難者媳婦 西村京子== (首震後房屋)看起來 就跟平常都一樣 連屋瓦都沒掉下來 如果當初強迫性把他們 用車子載回(我家)安置就好了 因為災情慘重,各地避難所人數超載,有車民眾乾脆住在車上,卻因為擔心地震,很少下車活動,長期在狹小空間生活,手腳少活動,加上缺水,補充水分少,罹患「經濟艙症候群」的民眾不在少數,甚至因靜脈血管內出現血栓,跑到肺部阻塞血管,造成肺栓塞昏迷死亡。 ==醫師 榛澤和彥== 常攝取水分 要小心避免脫水 然後多動 特別是走動 是最好的 如果很困難 就捏腫脹起來的血管 加以按摩 讓血液能流通 還有社區老人復建中心,因為要復健的年長者,一個人在家不方便,也全部躲到中心來。職員緊急增加床位,集中放置在復健用的空間,讓原本已有百人住院的人數,瞬間增加。用品不夠,職員又沒日沒夜的看顧,讓所有人的體力幾乎都到達極限。 ==老人保健設施行政主管 永田剛毅== 因為職員們也是災民 有些職員無法出勤工作 雖然情況很嚴苛 但我們依舊 一邊接受地區的高齡者 一邊努力(撐過震災) ==大分縣由布院小學學生== 早安 儘管災區避難所內,出現各種慘澹狀況,但災情比較輕的大分縣,目前已經有小學,恢復正常上課,學生們精神飽滿的招呼聲,也讓原本暮氣沉沉的避難所,漸漸恢復活力。 記者 陳詩童 報導
熊本強震現場 爆發"經濟艙症候群"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