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生產真多優質咖啡,不過受到氣候變遷和暖化衝擊,許多產區已經不適合再種咖啡,農民只好改種可可。研究指出,較低海拔地區,越來越不適合種咖啡,也就是說,氣候變遷也已經在改變農作物的分佈。 咖啡是中美洲重要的經濟作物,陽光,高山土壤與充足的勞動力,孕育出當地高品質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不過最近幾年葉鏽病衝擊咖啡生產,咖啡農蒙受巨大損失之餘,又面臨新的挑戰 ==咖啡農場主人 卡斯泰隆== 在所有低海拔咖啡種植區 人們必須尋求替代方案 因為咖啡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 已經無法栽種 所以替代方案 就我看是改種可可 氣候變遷導致天氣變暖,使得中美洲低海拔山區無法栽種咖啡,統計顯示,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和瓜地馬拉的咖啡出口,已經連續三年下降,到明年將創下35年來的新低,所幸天無絕人之路,農民紛紛改種市場價格看漲,生產成本不到咖啡1/3的可可樹, ==農場主人 梅瑞納== 咖啡不再獨占鰲頭 收成不是很好 它們需要更多的投資 我們海拔高度更適合種可可 這片農場高度在300到500公尺 最適合種可可 目前在中美洲,包括政府和民間都鼓勵農民轉作可可,光是在尼加拉瓜,去年一到八月的可可產量,就比前年同期增加八成,達到5300噸。薩爾瓦多當局計畫在未來五年內,將可可的生產面積擴增到1萬英畝,是2014年的100倍。至於在宏都拉斯,雖然成功走出葉鏽病的陰霾,政府依舊規定咖啡農要把8%的土地轉種可可,以因應長期氣溫上升對農作物的威脅。去年甚至有歐洲的巧克力商,直接來到尼加拉瓜買地種可可, 希望供應3成所需。 ==可可加工合作社社長 羅培茲== 我們把改種可可作為替代 而且已經看到種可可的好處 可可樹對環境是友善的 我們重新栽植林地 而且可以同時生產 中美洲目前的可可產量,雖然無法和西非可可大國相比, 但將有助紓解市場暢旺的需求。當地棄咖啡種可可,無疑也是氣候變遷影響農作物生產的一大警訊。 去年底的巴黎氣候峰會達成世紀末升溫不超過兩度C的協議,熱帶農業國際中心指出,若升溫兩度C,可能讓尼加拉瓜失去80%的咖啡種植區。高海拔作物,和咖啡一樣必須往高處移動,不僅影響農民生計,也將改寫糧食分佈與收成,甚至導致糧食價格上漲。 記者 曾惠敏 報導
中美洲氣候變遷 低海拔難種咖啡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