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會 學者:個人成就大 實質影響有限

馬習會將在新加坡登場,睽違66年、兩岸最高層的會面,全球都在關注,今天有學者分析指出,在九合一大選後,北京開始有危機感,所以選在此時舉行馬習會,除了回饋肯定馬英九的兩岸作為之外,更希望創造一個"新的現狀",讓接續的執政者、對兩岸政策能有更清楚的表態。 馬習會7號登場,更是66年來兩岸高層首度正式會面,在馬英九卸任後,將留下歷史,學者分析,馬習見面總比不見好,卻也因馬總統任期所剩不多,加上將不發表共同宣言,不簽協議,恐怕徒有個人成就,實質影響非常有限。 ==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 林正義==  時間太短 然後沒有具體的這個成果 全世界媒體的焦點 但是這個焦點卻沒有辦法 轉換成兩岸關係 進入到一個全新階段 進入到比較機制化 讓兩岸的領導人 以後可以常態化的見面 學者認為,馬習會是馬英九個人意志強烈的展現;但北京當然也在預測台灣明年大選結果,在九合一大選後,北京開始有危機感,選在此時舉行馬習會,除了回饋肯定馬英九兩岸作為,更希望創造一個"新的現狀",警示接續的執政者,這個框架,將是兩岸未來的遊戲規則。 ==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 嚴震生==  今天馬跟習見了嘛 那就有一個新的現狀 有一個新的氛圍 然後讓民進黨 必須要維持這個現狀 那如果你今天 在這個現狀下當選了 你也不能違反你的承諾 學者分析,有別於2004年台海緊急情勢,從2008年至今,兩岸關係進步神速,但不同的政黨將有不同的兩岸政策,加上北京釋放給國民黨的善意,不見得會對民進黨釋出,未來兩岸雖然大方向不變,但速度將有所調整。 記者 李曉儒 陳昌維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