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霍金森教授來台灣訪問,讓關心死刑議題的人士,回想起,法務部長陳定南在去年五月,就職一週年前夕,提出,希望在任內廢除死刑的承諾。這句話已經說了九個多月,這一年來,廢除死刑的推動有什麼進展?不管您贊不贊成廢除死刑,讓我們一同來聽聽,法務部的說法 庥媞堸t套法律。還記得這場記者會上的這句話嗎,當時法務部長陳定南開出這張人權支票,驚動了全國,根據法務部自己的評估,當時國內反對廢除死刑的民意,應該在七成以上。不論如何,經過了將近九個月,法務部還是說明了這段時間當中,他們為廢除死刑,做了哪些努力。 首先明顯的政策,廢除唯一死刑,改為相對死刑,第一步就是懲治盜匪條例的廢除。懲治盜匪條例擁有多達十項唯一死刑罪名,號稱國內最嚴苛的刑罰法律。法務部認為在廢除死刑運動中,這具有指標性的意義。至少,惡法的廢止,凝聚了廢除唯一死刑的共識。 另一個同時間進行的廢除死刑配套措施,是把提高無期徒刑的假釋上限,從目前的十五年,提高成三十年。這項刑法的修正案已經送到行政院,法務部說,如果法官面對被告,有無期徒刑和死刑兩種選擇,那麼要讓法官選擇無期徒刑,得讓無期徒刑看起來比較像是終身監禁。而如果十五年就可以假釋,實在讓很多人難以接受。 相差畢竟太大。法務部積極推動提高無期徒刑假釋門檻的另一個企圖,是希望法官在有所選擇的情況下,都不選擇死刑,讓死刑名存實亡,不過上星期來台訪問的死刑研究中心學者,彼得霍金森,對這樣的想法有所疑慮。 不過法務部提出一項數據,認為這樣的疑慮並不存在於台灣的司法界。最近五年來,死刑確定判決的個案,從八十六年的38人,逐年遞減到去年只剩10人。而在今年初懲治盜匪條例廢除以後,還沒有出現死刑的確定判決。至於這股人權思潮的啟發,能不能如人權團體所願,進一步讓法務部長陳定南廢除死刑的支票兌現,還有兩年兩個月的時間,可以觀察。公視新聞吳東牧邱福財採訪報導。
保障人權 法務部推動死刑廢除政策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