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寮區一處農地被揭露長期堆置廢爐碴,形成當地所稱的「爐碴山」,民代指控堆置時間長達15年,質疑市府監督不力。市府回應,這些廢爐碴視為產品非廢棄物,無法以《廢棄物清理法》清理,2016年判決確定才能要求業者去化,目前只剩1萬公噸;不過,桃園也在日前被檢調查出,有不肖業者涉嫌在桃園市龍潭、桃園、大園區等3處山坡地、農地違法傾倒大量廢棄物及污泥。
比人高的小山堆置在高雄大寮區會結里這處農地上,民代說這些都是廢爐碴,堆置10多年沒清完,這也是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遭控索賄8300萬的地勇案所屬公司的廢爐碴。
國民黨高雄市議員王耀裕質疑,「這些長期堆置導致造成的這一些危害,環保局都沒看到嗎?」
高市大寮區會結里長蔡金獅說,「當時這個有三堆,他們有移兩堆走了,現在剩一堆,目前應該是移一半了,他們是當然啦,我是聽他們公司的人在說,有被塞到車,算說無法每天清出。」
堆置地點及周邊都是農地,議員憂心地下水及農地遭污染,也質疑市府監督不力,讓廢爐碴成為燙手山芋。
台南社大晁瑞光表示,「那麼大量然後又經過那麼久,所以下雨的時候,它的裡面的鐵氧化過程中,它會把氧氣那些整個消耗掉,所以它土壤中的含氧量會變得非常差,然後那塊土地大概就完蛋了。」
高市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長蕭智乾說,「環保局持續要求積極去化,並以農地堆置處為優先,目前農地剩餘堆置量約1萬餘噸,另要求地勇公司每月提報農地堆置場去化情形。」
市府表示,9年前法院判決要求地勇公司須將堆置物移除,雖違反《都市計劃法》,不過土地跨單位管轄,加上不適用《廢棄物清理法》,環保局無法在時限內清理完畢,但是對於地下水、土壤等檢測都持續監控;桃園也出現不肖業者向地主租地,再把從建築工地收受的廢土或砂石場廢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大量回填。
保七第三大隊北區中隊副中隊長陳世桓指出,「涉嫌於桃園市龍潭區、桃園區及大園區等3處農地,大量傾倒回填營建廢棄物及廢土,從中牟取不法利益。」
檢警深入追查,在桃園3處土地挖到紅磚、pvc管、鋼筋等廢棄物,估計污染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尺,主嫌在內5人遭法院裁定收押,全案共計31名被告,將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等罪嫌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