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有名醫「代掛號」服務 衛福部:已觸法最重罰25萬

大醫院及名醫門診難掛,網路上不少「代掛號」服務,收費400元起跳不等。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相關行為已經涉違反《醫療法》中,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的規定,最高可開罰25萬元,已經發函請地方衛生局加強稽查;若半年後情況未見改善,不排除將「未經轉診就前往醫學中心的輕症」提高收費。

直接打出台大榮總等醫學中心名稱,不限醫師日期,強調最快「隔日」就可以掛到號,成功才收費,網路上不少「代掛號」服務,每筆收費從400元起跳。業者訴求可替不熟悉電腦的長者或是沒有時間的民眾服務,也可以免費改期,而這樣的「收費服務」其實已行之有年。

民眾李女士表示,「這樣不就是黃牛了嗎?對不對,還是要自己去比較好啦,就算很難掛你也是覺得自己去努力,這樣比較實在一點。」

也有民眾認為,「沒有去解決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就是有人有這個需求,那這樣,當然還是他一定會轉地下,還是有人需要,只是費用變更貴,那讓有需要的人,他可能要代掛的代價更高。」

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收費的代掛號服務是「違法招攬」,違反《醫療法》中,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的規定,可處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已責成醫事司來請地方衛生局查處,若發現代掛為「集團經營」,會要求電商平台業者封鎖,初步了解,以個人經營居多。

衛福部長石崇良回應,「這一方面破壞了分級醫療的制度,同時也衍生另外一種的不公平,所以會嚴查讓這個制度能夠維持正常的醫療體系的運作。」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代掛產業某部分也反應出民眾需求以及困境,醫改會呼籲政府應該要嚴管非法代掛,並從加強教育,調整掛號費措施以及修法三方面來著手。」

衛福部表示,除了就現行法令來杜絕代掛業者,也會觀察「個別醫院總額新制」實施後,醫療分級是否落實,如果半年後代掛仍盛行,也不排除針對未經轉診直接到醫學中心的「輕症病人」,來加重部分負擔,達到分級醫療目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