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8)日上午花蓮光復車站再度湧入大量志工,為了確保救援道路暢通,光復鄉實施交通管制,只准行人以及救災機具進入市區。目前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頂高度已降到82公尺,蓄水量600萬噸。不過周圍崩塌坡面仍不穩定,因此維持紅色警戒。
教師節連假第2天,上午花蓮光復火車站再度有大量「鏟子超人」現身,許多人穿著雨鞋、拿著水桶與鏟子,準備前往分配站集合,展開清理任務。目前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頂高度已經降到82公尺,蓄水量剩600萬噸。
農業部林保署分署長黃群策指出,「蓄水量大概變成了600萬立方公尺,比昨天減少75萬立方公尺,壩體的狀況還是有土石不是很穩定,因此今天仍維持紅色警戒狀態。」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28日上午9時最新統計,堰塞湖潰流目前已經造成17人不幸罹難,另有7人失聯,93人受傷,搜救單位持續搜尋失聯者,並加強堰塞湖周邊危險地帶的安全監控。為了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已檢討並規劃利用防空警報系統進行緊急疏散撤離。
內政部消防署副署長簡萬瑤表示,「我們也協調警政署、警察局這邊來以海嘯的方式來發布警報的聲響,當然我們除了這樣子的方式,我們也會循CBS這個國家警報細胞廣播的方式,來告知在現場執行工作的這些人員。」
為了確保救災車輛能夠順暢通行,光復鄉的交通管制措施也進行了調整,縣道193線單向通行,僅能北往南行駛,管制時段為早上7時到晚上8時,市區道路管制只准行人及救災機具進入。
花蓮縣警察局局長陳百祿指出,「因為我們湧入的志工跟外來的車輛蠻多的,如果來的這些外來的車輛,如果你不是救災的,盡量不要進入市區,停在外圍,以免影響到救災。」
行政院長卓榮泰中午也前往花蓮前進協調所,聽取救災情形彙報,後續預計將前往視光復鄉雨水下水道及側溝淤積情形、光復堤防受損及搶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