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2年全民國防手冊迎來改版,內容精簡結合卡通人物,改成淺顯易懂的圖文,適合各年齡層閱讀,讓民眾學會自救互救,落實有準備更安全。
民防演練包紮傷口應變危急狀況,還有CPR流程,手冊裡也有詳細解說,其中與舊版手冊的最大差異,教導民眾任何有關國家戰敗、政府宣布投降都是假訊息,目的防範認知作戰,以及刪除爭議的敵我識別環節。
全動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表示,「看到這個軍隊在那邊,我們建議是採遠離危險區域。」
考量天災戰時恐面臨斷電、通訊中斷,中共可能操作錯誤宣傳、散佈陰謀論分化民心,手冊提到,民眾可透過警廣、漢聲、教育廣播,也可到派出所、村里辦公室獲取正確資訊;至於外界關注的配售站,政府已完成盤點,也列出5大民生必需品。
公視記者黃子杰指出,「手冊也有提到,當危機發生時,政府會開設配售站提供民生物資,而在今年的韌性演習,政府其實就有在小巨蛋進行相關的演練,根據統計全台目前有5668個配售站,而經濟部也規劃未來希望能納入,像是超商以及賣場,一起加入配售站的行列。」
全動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指出,「配售的品項有食用米、食用油、食用鹽以及瓦斯,近期再加上嬰兒奶粉。」
經濟部科長王啟明說,「參考口罩實名制的做法,希望能夠透過超商或者是賣場的據點,它的一個普及性。」
面對中共不放棄武力犯台,手冊也提到家長應與孩子討論危機與軍事侵略,平時準備避難包,並且培養小朋友緊急應變能力。
台北市民陳小姐表示,「因為我們家有避難包,所以在2歲的時候,他快2歲的時候,我有慢慢給他一點點,地震來的時候會告訴他就是在搖的時候,會教他就是地震,所以要用枕頭保護之類的,所以我們家有簡單的小小哨子跟水的避難包。」
新北市民林小姐指出,「會跟他一起準備,比如說跟他說我們裡面可能要放一些衣服、水啊,如果說真的很危急的話,可能錢比較重要的財物這些,我們也是要準備好。」
至於新版手冊,紙本印刷只有5000份,雖有網站可下載離線版,但要普及到社會大眾是一大挑戰,對此全動署回應,除了配合防災日演習發放,也透過北中南3間的全聯發放,後續會持續蒐整各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