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炸彈去年釀全球314人傷亡 監測報告:逾6成為烏克蘭平民

全球因集束炸彈造成的平民傷亡持續升高。國際人道組織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共有314人因集束炸彈傷亡,且烏克蘭平民占了超過6成;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已有逾1200名平民因集束炸彈死傷。此外,去年遭未爆彈波及的受害者中,兒童比率高達42%,報告也示警,仍有大量未爆彈散落在農田與學校周邊,讓平民長期陷入危險中。

國際人道組織「人道與包容」(Humanity & Inclusion)昨(15)日公布最新「集束彈藥監測報告」,指出全球因集束炸彈造成的平民傷亡持續增加,光是去年(2024)就有314人死傷,其中受炸彈殘留爆炸物或未爆彈波及的受害者中,兒童就占42%。

報告指出,去年因集束炸彈受害的平民中,烏克蘭占比逾6成。集束彈藥聯盟(CMC)進一步指出,烏克蘭是近3年受害最嚴重的國家,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俄軍至少使用集束炸彈6000次,造成逾1200名平民死傷。

除烏克蘭外,緬甸、敘利亞等國去年也發生平民被集束炸彈攻擊傷亡案件;阿富汗、伊拉克、寮國、黎巴嫩、葉門等9國則多因炸彈殘留物引發意外。報告認為,此現象反映出集束炸彈在衝突地區仍具有破壞性,且會被持續使用。

該報告示警,集束炸彈若在撞擊後未能引爆,未爆彈通常會散落在農田、村莊與學校周邊,猶如隱藏地雷,由於意外爆炸的風險很高,讓當地平民長期暴露在危險中。

目前全球已有123國簽署《集束彈藥公約》禁止使用集束炸彈,占全球國家三分之二,但仍有包括俄羅斯、美國、中國、新加坡、以色列等17國持續生產或使用。報告指出,另有跡象顯示,伊朗、南韓與北韓近期也在製造集束炸彈。

近期已有11個締約國陸續完成受集束炸彈污染區域清除,光去年就已釋出逾100平方公里危險區域,並銷毀至少8.3萬枚集束炸彈殘餘物,創近5年新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