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籃工會提告籃協 控未給出賽費、侵肖像權

職籃工會今(12)日指控,籃球協會2018年、2019年和2023年瓊斯盃期間,未依法給付國家代表隊出賽費,還有選手肖像也未經授權做商業使用,已經協助選手提起民事求償,要守住運動員最基本的權益底線。中華籃協回應,曾邀工會代表參加協會理事會討論出賽費,不過工會代表因故沒出席,會再繼續溝通,也會把這次視為「非敵意的訴訟」。

台灣籃球體壇再爆爭議,職籃工會12日發聲明表示,這是台灣首次選手集體提告,更強調這不是突如其來的反抗,而是因為多次協商未果,職籃工會才透過司法手段,守住運動員基本權益,訴請中華籃協面對法治和侵權責任。

職籃工會辦公室發言人葉子彧指控,「2018年到2023年的這個期間,總共有發生了3屆的瓊斯盃賽事,這3屆累積下來,大概有120位選手是並沒有收到出賽費的,只要有參與集訓和登入的選手,都會應該得到那場比賽的出賽費。」

職籃工會指出,有關選手出賽費,是針對2018年、2019年和2023年的瓊斯盃,中華籃協沒依法給付我國國家代表隊出賽費,職籃工會請求以每場5000元為條件,補發3屆賽事出賽費。

籃球協會回應,歷經數次協商,雙方都了解過去出賽費甚難計算,曾邀請工會代表參加協會理事會,但工會代表因故未出席。

至於2024年選手肖像遭未經授權商業使用,職籃工會請求籃球協會,以每位選手3 萬元,向2024年代表隊受侵權的選手支付賠償損害。

籃球協會表示,承辦單位坦承,沒得到協會同意販售海報,會全數捐出4千多元的營收致歉,但三方還沒協調出解決方案。

律師江皇樺指出,「人格權他沒有一個公定價,那個就是非財產上的損害賠償,沒有辦法具體的估一個價格,只能讓法院依個案去衡量。」

職籃工會表示,和選手溝通後,這個月8日已經向法院提起訴訟。

籃協副秘書長張承中則回應,這次訴訟他會視為非敵意訴訟,未來會再請工會代表,出席討論選手出賽費。運動部表示,已請籃球協會在1個月內盡速召集會議和工會討論、妥適處理,維護選手權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