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前總理貝胡提出削減440億歐元的預算案,不管是國會的左右翼政黨還是民眾,通通反對。
由於法國的國債在6月就已經高達3.3兆歐元,貝胡為了達成歐盟的要求,將赤字從GDP的5.4%降到4.6%,也就是每年要削減約400億歐元的支出,提出了撙節方案。
而為了確定這項預算案是否能真的執行,貝胡走了一步險棋,向國會提出投信任票,但結果卻是以364:194,撙節方案確定遭到封殺。
法國前總理貝胡表示,「自從政府上任以來,我們就必須承擔所有責任,撙節方案就是懸崖勒馬,債務崩塌前的最後一步,直言不諱地說,債台高築對國家就是致命危險。」
貝胡的撙節方案包括凍結調整退休金、減少50億歐元的醫療支出,和取消2個國家假日。
對此民眾反應不一,有人認為,法國現在的生活已經超出了它應有的水準,是應該要減少公共支出,並且減少公務人員的數量;但也有民眾批評是政府亂花錢,像是整修辦公室或是從中大發橫財,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因此不應該把責任推給一般大眾扛。
法國民眾福斯汀表示,「我們厭倦了這個政府,不是說被踐踏,是我們的政府搖搖欲墜,承諾了很多但兌現的卻沒幾個,還有法國人的覺醒,年輕一代的法國人渴望進步,要確定事情可以往前走。你看很多法國人對政府的憤怒,還有發生的這一切,像農民什麼的,他們走上街頭表達不滿,他們厭倦了政府所說的大話,要的就是改變現狀。」
對於大砍預算,也有民眾說,不如多徵收富人稅。
法國民眾巴爾加斯認為,「每個人都要努力,包括已經退休的,而要做最多努力的應該是那些最富有的人,撇開年紀,年輕或是年長都要付出。確實政府已經承諾了退休人員,而且這些承諾的追溯期為50年,但現在可以重新考慮,特別是對最富有退休人員的徵稅問題。」
對於法國的經濟危機,經濟學家認為,如果不對赤字採取行動,可能10年或是15年後,法國就會陷入跟希臘一樣高失業率和貧窮率上升的危機;此外,當政府的赤字增加時,政府需要借入更多資金,就會將利率推高,不利投資,而這比馬克宏政府垮台、總統換人做還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