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開學季,學生聚集上課接觸時間增加,有小兒科醫師表示,近來小學童到嬰幼兒都出現發燒、咳嗽、嘔吐等症狀,校園傳染病案例明顯上升,而且是3大病毒齊發,包括A型流感、病毒性腸胃炎還有RSV病毒。疾管署表示,10月份即將開打公費流感疫苗,在此之前建議勤洗手、戴口罩防疫。
週五下午家長帶著小朋友前往台北市的耳鼻喉科看診,甚至還有小朋友做了流感篩檢嚇到大哭,9月1日國中小才剛剛開學,馬上就有小兒科醫師發出提醒,病毒又來報到,尤其是A型流感有升溫跡象。
看診民眾胡小姐說道,「我是家教老師,然後那時候就是有大概2、3個學生,這禮拜這位學生全家感冒,下禮拜就換全家A流,因為小朋友一感染,就會變成傳染給其他家人。」
兒童家長陳小姐表示,「要來打RSV疫苗就是怕小朋友生病,因為小朋友生病就是一件讓家長很害怕的事。」
目前門診最常見的3大病毒,分別是A型流感、病毒性腸胃炎還有RSV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醫師提醒,如果是A流小朋友會有明顯的發燒頭痛、全身倦怠及酸痛,比一般感冒更強烈,而病毒性腸胃炎則是上吐下瀉症狀;至於RSV病毒,則可能出現劇烈咳嗽,配合快篩就能正確判斷,都是及早就醫及早治療最好。
耳鼻喉科醫師莊宇龍指出,「暑假的時候可能都是在家裡,或者是阿公阿嬤帶在家裡,或者是出去外面玩,比較少集體生活,那剛開學以後同學都回歸了,大家都一起上課跟集體活動,所以彼此感染的機會就增加。」
醫師評估,因為防疫鬆懈,還有疫苗保護力減少,但流感疫情相較於暑假,有增加約1成的幅度,大約每10人就會有1人是流感。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受訪說道,「我們10月1日就會開始打流感疫苗,那也希望大家施打,因為疫苗還是避免感染最重要的一個手段,如果可以的話還是鼓勵大家打疫苗。」
疾管署也提醒,因為目前流行疾病主要還是經過飛沫感染,包含咳嗽時戴口罩,還有勤洗手等基本的防疫措施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