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赤鼯鼠疑颱風天摔落水溝 新北動保處治療後擬重新野放

新北市動保處日前發現一隻台灣特有亞種「大赤鼯鼠」,倒臥於三芝山區路旁的排水溝內,且因多日未進食而體弱、無法自行移動。動保處人員將大赤鼯鼠帶回治療照護後,目前傷勢已穩定,將待完全康復再進行野放。動保員認為,鼯鼠可能因逢颱風來襲影響視線,才不慎自高處墜落。

新北市動保處日前接獲民眾通報,在三芝區青山路旁發現1隻赤褐色、外型酷似松鼠的動物,四肢蜷縮、全身濕透倒臥在排水溝內。動保處隨即派員前往,經確認受傷動物為「大赤鼯鼠」後,將其帶回安置照顧。

獸醫師檢查後發現,這隻大赤鼯鼠頭部擦傷,且因多日未進食而極度飢餓、體弱,無法自行移動。動保處表示,已為鼯鼠清創傷口並提供飲水與食物,目前傷勢穩定,待完全康復後,將再野放回原山林棲地。

動保員葉盈鈞研判,這隻大赤鼯鼠可能因飢餓才在白天外出覓食,又適逢颱風來襲影響視線,才不慎自高處墜落,所幸傷勢不重。

大赤鼯鼠蜷縮在排水溝內奄奄一息。(圖/新北市動保處)
動保員給大赤鼯鼠吃芭樂與蘋果補充體力。(圖/新北市動保處)

動保處獸醫師謝弘斌說明,大赤鼯鼠是台灣特有的野生動物,屬於夜行性動物,由於擁有特化的皮膜,可在樹林間滑翔數十公尺以上,因此也是「滑翔高手」。

大赤鼯鼠主要棲息於中低海拔闊葉林及針闊葉混合林區,以嫩葉、果實、花朵與種子等植物為主食。根據科博館資訊,由於台灣中低海拔天然林已幾乎遭砍伐殆盡,使大赤鼯鼠被迫適應人造林環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