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李在明首度外交出訪,罕見選擇先到東京,而不是華府,打破了60年來的慣例。他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會談後,發表了聯合聲明 ,表示將在AI和貿易領域以及朝鮮半島無核化加強合作,但顯然兩人打破敵意握手言歡的氛圍,更令外界眼睛一亮。而韓日兩國之所以走向破冰,跟目前國際秩序動盪、川普反覆無常以及地緣政治的考量有關。因為北韓和俄羅斯深化軍事合作,正在改變朝鮮半島的安全格局;而中國機艦擾台越來越頻繁,也升高台灣有事的風險。但這是否代表李在明的親中立場有所鬆動,接下來的訪美行程會不會觸及這個議題,備受各界關注。
南韓總統李在明在23日前往日本東京,會見日本首相石破茂。日韓外交關係過去因為殖民歷史,加上領土主權爭議,往往在外交上針鋒相對。李在明卻在第一次外交出訪,就選擇東京,而不是傳統上最重要的盟友華府,讓外界感到意外。雙方還在高峰會上握手言歡,睽違17年再次發表共同聲明。
南韓總統李在明表示,「自從我就任以來,我一直強調日韓兩國是密不可分的夥伴,我們是共用前院的鄰居,必須緊密合作,以保和平昌隆。」
外界分析,這可能是因為川普上任以來,外交方針陰晴不定,導致傳統上和美國緊密的盟友紛紛走到一起,以求自保。
美聯社記者小野真由子報導,「李在明接連在東京與華府參加峰會,他面對了外交政策的關鍵考驗,這反映出美國盟友們試圖應付川普對貿易、國安與結盟等戰後秩序的單方面重新定義。」
而接著,李在明馬上就飛往華府,預計在當地時間25日和川普總統會面。先前川普曾經表示,南韓必須為自身安全負起更大責任,而不是全部由美國負擔,因此外界預計,區域安全將是關鍵議題。此外,韓國在關稅談判中承諾總值3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仍有許多細節尚未確定。外界預期,韓美峰會將會為未來幾年的關係定調。
而李在明標榜的外交方針就是「務實外交」,也就是和周邊各國都要保持良好關係。除了在華府舉行峰會,他也在同一天派出代表團前往北京,並請特使轉交親筆信給習近平,展現出善意。而他在日前也拆除了對北韓的播音牆,不過並沒有獲得同樣友善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