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立院修憲委員會今成立 委員如何組成?將處理哪些修憲案?

8日立院通過民眾黨立院黨團提案成立修憲委員會,今(25)日舉行首次會議,成員包含國民黨傅崐萁、翁曉玲、徐巧芯等19人;民進黨柯建銘、王義川、沈伯洋等17人;民眾黨則推派黃國昌、黃珊珊、劉書彬3人。修憲委員會是什麼?本屆預計處理哪些議案?修憲流程如何進行?

修憲委員會是什麼?

根據立法院資訊,立法院除常設的內政、外交、經濟等8委員會外,另有4特種委員會,包含修憲委員會、程序委員會、紀律委員會、經費稽核委員會,其中修憲委員會掌理《憲法》修正案審議與相關事項。

民眾黨立院黨團指出,自本屆立委上任後,各黨委員相繼提出修憲案,院會雖已陸續通過並交修憲委員會審查,但迄今仍未成立修憲委員會,也無法進行提案審查,因此提案組成修憲委員會,於本月8日通過提議,今(25)日為修憲委員會首次會議。

成員有誰?

修憲委員會的成員數量為立法委員總額三分之一加一人,即39人,依政黨席次比例分配,因此國民黨推派19人、民進黨17人、民眾黨3人。

國民黨名單為傅崐萁、羅智強、林沛祥、黃健豪、牛煦庭、賴士葆、林思銘、林倩綺、鄭天財、許宇甄、謝衣鳯、翁曉玲、吳宗憲、徐巧芯、葉元之、羅廷瑋、涂權吉、廖偉翔、廖先翔。

民進黨則推派柯建銘、吳思瑤、陳培瑜、莊瑞雄、蔡易餘、李坤城、賴瑞隆、伍麗華、陳亭妃、沈伯洋、鍾佳濱、范雲、沈發惠、王義川、林楚茵、林月琴、郭昱晴。

民眾黨成員則是黃國昌、黃珊珊、劉書彬。

根據立法院修憲委員會組織規程,召集委員共5人,今(25)日上午修憲委員會召開首次會議,由柯建銘擔任主席、耗時僅5分鐘便推選出國民黨立委吳宗憲、林思銘;民進黨立委莊瑞雄、鍾佳濱;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為召集委員。

預計處理那些修憲案?

目前修憲委員會待審的議案共7案,主要包含5類,分別為綠委陳亭妃等人、白委黃國昌等人提出的「廢除考試院與監察院」、藍委賴士葆等人所提「恢復閣揆同意權、修改覆議案與不信任案規定」,及國情報告常態化,參政年齡調降、刪除平地山地原住民分類等。

要修憲有哪些程序?

《憲法增修條文》規定,修憲案須獲得四分之一立委連署支持,通過院會一讀後,交由修憲委員會審查。

修憲委員會方面,除須有三分之一委員出席會議外,議決也須半數出席委員同意。

出委員會、送院會審議時,則須有四分之三立委(85位)出席討論,且出席立委四分之三(64位)同意,才能通過決議。

最終關卡則是公民投票,修憲草案公告半年後,3個月內交給公民複決,且同意票須超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修憲案才會通過。

以最近一次公投的選舉人數為例,通過門檻為1000萬1046票。

上一次成立修憲委員會是何時?

第10屆修憲委員會於2021年7月成立,當時處理的「18歲公民權」案成功進入史上首次修憲複決階段,然而根據公投結果,雖同意票達565萬票大於502張反對票,但由於未達選舉人半數900萬的門檻因此未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