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20%稅率在台灣時間7日中午12時開徵,產業擔心受到的衝擊大。根據行政院評估約4萬2000人會面臨減薪、失業風險,預估產值損失達1.6%以上。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今(7)日到立法院備詢時強調,短期、中長期都有計劃,而對於今(2025)年經濟成長率他也抱持樂觀態度,預估維持保3。
大船出港,廠商搶出貨,過去港口榮景近期恐怕會出現衰退可能。美國對等關稅台美之間敲定暫時性20%稅率,從台灣時間8月7日中午12時就要開始實施,面對業界憂心,中央祭出特別預算應對。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提及,「我想放心的部分是台灣的中長期轉型,我們往AI為主,比如說台中的工具機它應該是產品的AI高值化,那供應鏈的AI化。不管關稅怎麼變動,企業的轉型都要做。」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7日一早到立法院備詢,強調短期內中央將支持方案增加到930億元,而長期更是要用AI推動產業轉型、加強內需,目前計畫已經報院;另外也評估232條款晶片關稅新增影響不算大。
劉鏡清說明,「晶片出口扣除台積電這些的話會不到60億美金,那佔我們整個全國的出口值大約在1.12%,影響沒有想像大。」
而關稅衝擊產業,目前政院預估輸美出口會減少8.9%到12.2%、產值減少1.6%到2.52%、GDP年增率下降0.4%到1.62%。對於全年經濟預測,國發會依然保持信心。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提及,「今年GDP成長3%這樣的目標?」
劉鏡清回應,「現在是很有信心,應該沒有太大問題。第一個是手機的拉貨潮,第二個是AI GB300的新模型出貨。成長力道相較於去年大概會在1。」
資通訊拉貨潮撐住整體經濟,不過對等關稅開徵後是否難以再調降?劉鏡清也借鑑日韓,認為都會先談到一個中間數值再往下降,可以抱持樂觀態度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