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亞裔辦同志驕傲月遊船 妮妃雅變裝驚豔當地媒體

來自台灣的變裝皇后妮妃雅,參加阿姆斯特丹同志遊船,吸引荷蘭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報導及關注,而作為全球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雖然社會上普遍有多元開放的價值,但卻也隱藏著對亞裔的隱性或非隱性的歧視。

公視國際記者張語羚報導指出,「阿姆斯特丹同志驕傲月遊船週末登場,在荷蘭的亞裔社群,也在台灣外交部及文化部的支持下參與,並邀請了來自台灣的變裝皇后妮妃雅。」

船尾愛心氣球上印有大大的「婚姻平權在亞洲,台灣是亞洲第一個」,荷蘭亞裔LGBTQ社群「亞洲驕傲(Asian Pride)」,透過同志驕傲月遊船,在荷蘭向全世界展示亞洲及台灣的多元社群,增加亞裔在各個領域中被看見的機會。

妮妃雅表示,「阿姆斯特丹很有名的就是花,所以我今天就是剛好花束,然後又一堆花,所以我覺得也很符合、很有台灣味,但是又有符合荷蘭當地文化的感覺。」

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主任胡晴舫也指出,「文化是最好的溝通的語言,透過文化,我們可以直接介紹台灣的價值及我們人民的信仰,然後用這種方式,也是最能夠跟當地產生連結。」

妮妃雅也出席在阿姆斯特丹的粉絲見面會,不只吸引了許多粉絲前來朝聖,荷蘭最具影響力的媒體──​​《新鹿特丹商報》也以專文報導,讓台灣文化在荷蘭的討論度更上一層樓。

不過在荷蘭的亞裔社群其實長期處於一種隱形狀態,他們所面對的身分挑戰不容易被看見。

亞裔荷蘭人Lloyd表示,「我有一些時候確實經歷過歧視,可能是因為我是亞洲人或外國人,因為我是同志或看起來像同志,路人有時會對我隨便亂罵。」

擔任亞洲驕傲董事的居荷菲裔英人Ryan Aquino也說,「我們發現其實有很多種族歧視,在媒體上很少看到亞洲人的身影,也因為這樣,我們得到的機會也相對比較少。」

亞裔再加上LGBTQ的背景,隱性或非隱性的歧視是許多人時常面臨的議題,因此才會選擇站出來,讓社會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及立場,理解所謂的「不一樣」。

妮妃雅說道,「當然如果是肢體的歧視,那就真的很危險,就是那就另當別論了;如果只是言語上的歧視,那個當下你可能沒辦法反應,但是回去消化的時候,不要讓那個影響你的心情,我覺得就是一個態度的轉化。」

妮妃雅為荷蘭社會打開一扇理解台灣文化的窗口,讓荷蘭社會有機會認識,除了台海衝突、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之外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