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推臺灣猴資料平台 全民通報、防治參考

高雄市農業局最近推出「台灣猴資料分享平台」,民眾會當透過手機仔的通訊軟體去回報,當時、佇佗位、看著幾隻猴、咧做啥物,共這寡資料收集起來,透過科學方式和民眾做伙建立一个臺灣猴的活動地圖,成做日後規畫防治措施的參考。(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拍開手機仔,揣出這个上新的台灣猴資料分享平台,將你看著的台灣猴數量、地點、時間,猶閣有台灣猴佇咧做啥物,遮的資料攏會當通報去網路。這是高雄市農業局當咧推捒的新平台,向望透過公民的力量,逐家鬥陣來收集壽山台灣猴活動的資料,當做日後防治措施的參考。民眾認為,以早攏是請學術單位佇固定地點調查,致使研究資料受著限制,換用這款全民通報方式,上重要是愛先做好宣導。

民眾 蔡同學:「大數據(會當)知影,臺灣猴大概會出現佇佗一搭,然後會當分享予逐家知影,可能有佗一个所在愛較注意。」

民眾 蘇先生:「你一定愛有上網通報的習慣,一般人大概無這款習慣。」

就是因為拄開始做無啥人知,農業局也佮台灣猴共存推廣協會合作,佇壽山四箍輾轉的社區去辦講座,除了紹介這个通報平台,嘛有教民眾愛按怎佮台灣猴鬥陣。農業局向望,透過全民做伙來通報,會當減少民眾佮台灣猴的衝突事件。

高市農業局植保科長 黃群中:「欲了解怹的軌跡,咱就會當用較好的方式,來做一寡仔防治的措施,減少民眾佮猴之間的衝突。」

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秘書長 林美吟:「我嘛希望這个平台會當予逐家了解講,其實猴落山是正常的,怹本來就愛互相溝通,毋是講伊落山就是無正常的,抑是想欲提人的物件按呢,予猴的資訊會當閣較流通咧。」

農業局表示,平台的資料需要時間沓沓仔來收集建立,現階段可能無法度馬上看著效果,毋過對長遠的政策推捒來看,絕對是有幫助的。

記者 許嘉茹 邱紹揚 高雄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