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出海口發現石虎出沒 成雲林沿海首次影像記錄

雲林縣麥寮鄉濁水溪出海口的生態監測攝影機,第一次清晰的拍攝到石虎出沒,研判是林保署規劃的保育軸帶與水利署的生態基地,讓石虎從雲林山區林內鄉遷徙到海區濁水溪出海口的生態基地,未來將增設攝影機來確認是個體或族群。

大大眼睛、額頭上2條白色縱紋,全身都有明顯深色斑點,經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研判確認是石虎。這是近期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在濁水溪口做生態監測調查所拍攝到,也是雲林沿海麥寮地區首次記錄到石虎出沒。

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副署長張朝恭表示,「意外拍到石虎出現影像,我們真的非常開心,我們也將會持續透過專人巡護,持續架設監測設備。」

麥仔簝文化協會理事長吳明宜認為,「這一個段落變成是石虎安全所居的廊道 ,讓現在已經瀕危的相關物種,可以有一個較能夠安全生活的位置。」

麥仔簝文化協會表示,過去曾聽長輩曾在出海口看到山貓,應該就是石虎,但當時沒有影像紀錄無法證實,現在能藉由攝影機記錄到清晰石虎影像,希望後續能夠過林保署、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協助,讓麥寮成為石虎安居之地。

林保署南投分署自然保育科科長楊曼蕾回應,「本分署已協助於鄰近保安林及四河分署公有地增設3處監測相機分工合作,進一步掌握石虎在濁水溪鄰近出海口之活動狀況。」

林保署南投分署表示,近幾年雲林林內、古坑山區陸續記錄到超過30多筆石虎影像,而這次濁水溪出海口石虎出沒,是否就是從林內遷徙還有待研判,未來將再增設監測相機觀察屬於個體或群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