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首爾山區「愛情蟲」危機 長鋏毛蚋大量繁衍漫天飛

韓國首都首爾西部的山區,最近出現了蟲患。一種俗稱為「愛情蟲」的昆蟲「長鋏毛蚋」,因為氣候變遷的影響大量繁衍,在山區四處可見,甚至還侵占了登山步道、觀景台等地方,讓登山客嚇壞了。這種蟲雖然對人類無害,不會傳播疾病,但卻沒有天敵,難以驅趕。

滿天飛舞的「愛情蟲」,讓登山遊客嚇得尖叫,還有人拿著電蚊拍,不斷驅趕在空中四處飛的「愛情蟲」,但揮了許久,仍舊難以驅趕這些昆蟲。

韓國首都首爾西部仁川地區的桂陽山,最近健行步道和觀景台上,四處都能看到密密麻麻的黑色昆蟲。這種昆蟲的學名是「長鋏毛蚋」,因為在繁殖期交配時,會成雙成對、尾部相連著飛來飛去,就像情侶一樣,因此俗稱為「愛情蟲」。

不過因為「愛情蟲」的繁殖期在夏季,雄性只能活3到4天,雌性壽命比較長,大約能活1週,便會在潮溼的土壤生下數百顆蟲卵後死亡,因此山區清潔人員也常常得清掃堆滿步道的死亡蟲子。

「愛情蟲」過去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南部、日本琉球群島跟亞熱帶地區,台灣北部也曾發現過這種昆蟲。

專家分析,氣候變遷導致的氣溫升高,加上山區附近的都市發展,幾乎沒有天敵,都成了「愛情蟲」繁衍的有利條件,因此符合繁衍條件的韓國首爾,在2022年才出現大規模蟲害,第1次鑑定出現「愛情蟲」。2023年通報的蟲害案件達到4418件,去(2024)年更是暴增到9296件。

儘管漫天飛舞的「愛情蟲」,讓人感覺頭皮發麻,但因為可以授粉,幼蟲能分解有機物、滋養土壤,也不會叮咬人類、動物,不會傳播疾病,因此各國當局並沒有將「愛情蟲」列入害蟲防治,反而視為益蟲。

韓國官員建議,可以用噴水方式,驅趕「愛情蟲」,進行戶外活動時穿深色的衣服,避免吸引昆蟲,另外在戶外照明燈周圍,也可以安裝捕蟲燈和黏蟲板,防止「愛情蟲」接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