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2天的台灣海洋國際論壇,今(2)日在台北登場,這次菲律賓也派了重要現職官員來台與會,被視為是菲國總統解除官員訪台禁令後的一大進展,是否代表南海地區國家不滿中國侵擾所做出的反制?海委會表示「尊重菲律賓」,但對中國施壓印尼代表、阻止來台,表示譴責。
中國海警船對菲律賓漁船發射水砲,甚至直接撞擊,5月21日在南沙群島,中菲兩國船隻發生衝突,雙方都聲稱擁有該海域的主權。
近年來,中國對南海「擴權」加大力道,尤其與菲律賓衝突不斷。7月2日在台北登場的「台灣海洋國際論壇」,不僅串聯海外15國的產官學專家,首日就聚焦印太海域安全挑戰,並以南海經驗探討區域合作機制。
菲律賓海岸防衛隊西菲律賓海發言人Jay Tarriela表示,「我們應該要因應中國行動所帶來的迫切挑戰,我們必須透過機制共同的作法,去迫使中國,或者是其他不顧國企法規範的國家來做出改變。」
日本自民黨眾議員黃川田仁志提到,「然而在第一島鏈中,台灣位於日本與菲律賓中間,以地緣政治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角色,但也算是一個比較脆弱的角色。」
為期2天論壇,除了日本,同樣位於第一島鏈的重要國家菲律賓,不僅派了現職官員來台,前一天總統賴清德更在府內接見,被外界認為是今(2025)年4月菲國總統宣布解除官員訪台禁令後,台菲關係的重要進展。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回應,「他們能來,我們非常感到可貴,但是我們不予以張揚,巴士海峽、南海的安全守護和台灣也息息相關,譬如說今天印尼的代表臨時被要求不能夠出席,因為一個中國的政策的影響,中國不應該干預,因為人道的問題不應該被政治介入。」
針對中國施壓印尼代表阻止來台與會,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譴責,但仍強調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法律戰、侵擾行為已經危害國際秩序,不僅是對台灣的挑戰,也是對區域的挑戰,唯有透過合作,才能守護自由和平的印太,而台灣願意成為這股力量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