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拒自縛手腳 啟動禁雷公約退出程序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29日簽署退出《渥太華公約》啟動程序,代表烏克蘭將不再受限於使用、儲存、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等公約承諾。俄烏衝突全面爆發後,2國部隊都有使用地雷殺傷報告,而在俄羅斯不是締約國的情況下,烏克蘭也不願再讓自己處於不平等、限制自衛的窘境當中。

烏克蘭是《渥太華公約》的締約國,但俄羅斯不是,烏克蘭不能取得、製造、儲存或運用殺傷人員地雷,但俄羅斯可以。

俄烏戰爭全面爆發後2國都被人權觀察、國際反地雷運動等組織強烈譴責,但烏克蘭因《渥太華公約》遭受的批評更為嚴厲,俄羅斯使用地雷卻不受限制。總統澤倫斯基29日簽署法令,讓烏克蘭啟動退出《渥太華公約》程序。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回應,「該公約禁止使用殺人地雷,俄羅斯從來不是該公約的締約國,且以極其玩世不恭的方式使用殺人地雷,還不只現在針對烏克蘭的戰爭中使用。」

不過這項決定仍需經烏克蘭國會批准並通知聯合國才能生效。

烏克蘭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面對俄羅斯的入侵,烏克蘭不得不無條件地將其公民的安全和國家的防衛當作優先考慮的事項。

不過根據公約規定,退出時程約6個月,但若屆時還處於武裝衝突中,退出行動在武裝衝突結束前不得生效。

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很清楚退出程序的複雜性,藉由採取這項政治性步驟向所有合作夥伴傳達應該關注的重點。

在俄烏衝突3年多之後,基輔盟友波蘭、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這些俄羅斯的鄰國先前均做出類似決定,今(2025)年3月人權組織才譴責這些國家退出渥太華公約的意圖。

誤踩這種地雷的人如果沒有活生生被炸死,通常也會造成肢體殘缺,對平民百姓造成長期風險。渥太華公約有160多個國家簽署,但美國跟俄羅斯沒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