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政府舉行府城建城300年系列活動,不過市府大力整修大南門周邊,但同為國定古蹟、中西區的台灣府城東門段城垣殘蹟,仍荒煙蔓草,未落實古蹟維護職責。為此文化局表示已爭取經費,預計7月施作、9月完工。
長滿青苔、附近更是雜草叢生,看起來非常不顯眼,長度約2.4公尺的古城牆就是隱身在住宅區內的國定古蹟台灣府城東門段城垣殘蹟,只是先前被民宅擋住,近期房屋拆掉才出現,由於適逢台南市政府舉辦府城建城300年活動,就有民代認為現場沒見到保護遺址的設施,質疑未落實古蹟維護職責。
當地民眾說:「就是之前兩戶人家,房子都很舊,你看這個就知道。」
文史學者曹益誠指出,「先天跟後天的種種因素,造成我們這個歷史遺跡會越來越小,所以重點要如何在經濟發展、城市發展跟文史發展取得平衡,是目前政府最重要的工作。」
東門段城垣殘蹟目前僅剩下兩段,長年缺乏維護,地方文史團體與民代多次反映,呼籲文化局正視,勿讓歷史見證沉沒於荒草中。對此南市文化局表示,已爭取經費預計下月施作,9月完工。
台南市文化局長黃雅玲回應,「城牆下面事實是有放置一些簡單的資料說明,事實上我們也會責成相關單位去注意環境維護這件事情以外,我們其實也在進行整體的城牆遺址規劃設計。」
城垣殘蹟的土地,目前是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所有,由民間公司認養管理,去(2024)年文化局已爭取中央補助150萬元,進行環境整頓及設置解說設施,後續持續關注環境整頓及設置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