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為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的芳苑海牛,1週之內有2頭病逝,疑似是感染腸病毒與牛流行熱,對文化傳承與觀光影響巨大,飼養的海牛學校打算籌資買牛培訓,延續文化命脈。縣府則說,會向文化部申請補助,保存在地獨特記憶。
動防所人員到場消毒,並且將牛隻遺體運出,被列為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的芳苑海牛,近期爆出嚴重疫情,當地海牛學校所飼養、曾參與多場文化節的2頭海牛,1週內先後出現四肢癱軟情況,儘管獸醫緊急搶救,仍回天乏術。
海牛學校校長魏清水說,「現在有牛的流行熱,可能有一些病媒蟲的細菌叮到,讓牠變成快速衰竭這樣,主要是腸病毒的問題。」
魏清水表示,病死牛隻8歲正值壯年,疑似感染腸病毒與牛流行熱,引發胃部不適無法反芻所致。彰化縣動物防疫所強調,會派員了解確切原因,並要求飼主做好疾病防治。
彰化縣動物防疫所所長董孟治指出,「那如果說有需要做預防注射的部分,我們會請他找牠原來的獸醫師去購買疫苗來施打,那也請飼主加強飼養環境的管理、消毒的工作。」
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早在日治時期就有紀錄,全盛時期曾有300多隻牛,2016年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目前芳苑僅存10頭海牛,真正能下田、載蚵或搭載觀光客的只剩3頭,其中2隻這次病逝,海牛學校將籌資買牛培訓,希望延續海牛文化。
彰化縣文化局長張雀芬表示,「依照這個無形文化資產傳習計畫,來向文資局申請相關補助,希望把這些現存的海牛養殖戶的技藝,能夠傳承下去。」
彰化縣文化局表示,將依無形文化資產傳習計畫向文化部申請補助,保存在地獨特的濱海農耕記憶與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