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菲律賓東方海面及南海共有兩個低壓系統醞釀當中,不過氣象署表示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系統發展有限,可能會逐漸消散。氣象專家則指出,明(10)日在呂宋島西方外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的可能,預估朝向海南島和中國廣西的機率較高,週四(12日)到週六(14日)會為台灣帶來一定的水氣。
週一(9日)上班日,各地陽光露臉,普遍高溫可以來到32到34°C,多雲到晴、感受悶熱,週三(11日)以前都還是典型的夏季天氣為主,可能會有午後短暫雨,但要留意目前菲律賓東方海面和南海各有一個熱帶擾動醞釀中,後續將為台灣帶來水氣。
氣象署預報員葉致均指出,「在菲律賓東方海面上這個熱帶系統,因為它的垂直風切比較大,所以這個系統發展的情形相當有限,甚至不排除會有逐漸消散的情形,反倒在南海這個熱帶系統,不排除會有再進一步增強的趨勢。」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今(2025)年首個颱風「蝴蝶」何時成形,歐美的預測模式愈來愈趨於一致。氣象專家賈新興研判,9日到13日南海到菲律賓東方外海環境有利於颱風生成,10日在呂宋島西方外海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的可能,預估朝向海南島和中國廣西的機率較高。
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分析,「10日應該是在呂宋島西邊靠近南海北部這邊,熱帶低氣壓發展的機會很高,現在看起來都往海南島以及中國廣西這邊走的趨勢比較高,當然我們還是要繼續觀察後續的發展跟變化。」
如何發展?何時成颱?目前仍言之過早、存在變數,氣象署認為需要要看後續的條件而定,不過確定的是週四到週六受到熱帶性低氣壓外圍雲系的影響,中南台灣會有陣雨或雷雨,北台灣也會有午後雷雨,各地降雨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