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怎麼清,近年受到外界重視。宜蘭縣政府獲海保署補助成立潛海戰將,共有190名成員,每年清除的海廢約20噸。但潛水是門專業,今(9)日潛海戰將受訓的8名成員下海結訓,未來也將投入海廢清除工作,特別的是學員除了民眾還有縣政府員工。
潛海戰將學員們著潛水裝下水訓練,結束後帶起不少垃圾,包含寶特瓶、漁網等這些海洋垃圾嚴重破壞環境。
訓練地點豆腐岬日前也被民眾發現有漁民違規下網,破壞珊瑚生態和遊客安全。這類海洋垃圾問題近年受到外界重視,宜蘭縣政府獲海保署補助成立潛海戰將,共有190名成員,每年清除的海廢約20噸。
宜蘭縣政府海洋所長吳帛芸指出,「海底的垃圾其實需要一些潛水員的執照跟一些設備,才有辦法下海捕撈清運,所以我們是跟海保署從113年到現在去做潛水員培訓。」
但潛水本身就是門專業,要邊潛水、邊清除海中垃圾和漁網更有許多注意事項。今(2025)年潛海戰將共有8名成員報名,今日在南方澳豆腐岬下海結訓,未來將投入清除海廢的工作。
學員蔡先生回應,「想要保護海洋,因為海洋很多垃圾,想要幫忙。」
學員張先生表示,「看到珊瑚礁、熱帶魚,還有看到好像魚卵,還在學習怎麼去辨認那些魚類。」
潛海艦隊計畫主持人曹校章說明,「從府內的行政人員,他要了解大海進到海洋裡面,然後去做這樣的潛海戰將培訓,他能夠更加了解政策端的執行。」
宜蘭的潛海戰將較特別的是還有縣政府員工參與,希望透過實務參與有利於海洋環保政策推廣,成為潛海戰將一員,除了訓練過程免費,獲得潛水員證照後每年至少需參與縣政府舉辦的2場淨海活動,並協助推廣潛海戰將。